文档介绍:动物学名词解释。
动物学名词解释。
1/12
动物学名词解释。
1、物种:分类基本单位,种是拥有一定的形态构造和生理特性以及
一定自然散布区的生物种群,种内个体间能够彼此交配和产生后辈,
不 的消化系统。33、原肾管:扁形动物等的排泄系统种类。在虫体两侧有一对弯曲、多次分支的纵行排泄管,每一小分支细管的尾端连着焰细胞。经过焰细胞收集多余的水分和液体废物,经排泄管由体背面的排泄孔排出体
外 。
34、梯式神经系统: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种类。身体前端有 “脑”的雏
形,由“脑”发出两条腹神经索,腹神经索发出神经分支彼此连结并分
布 到 身 体 各 部 。
、重生:动物身体一部分损害或切除后能从头长出的现象。
36、角质膜:线虫等动物体表有一层由上皮细胞分泌形成的膜状构造,主要万分为蛋白质,有保护作用。37、原体腔:由囊胚腔的节余部分形成,无体腔膜包被。
动物学名词解释。
动物学名词解释。
9/12
动物学名词解释。
38、共生:两种动物共同生活在一同,对双方有利,分开后不能独立
生 活 。
39、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同对双方有利或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
无 害 , 分 开 后 都 能 独 立 生 活 。
40、同律分节:分节的动物,其身体前后的体节基真相同。
41、异律分节:分节的动物,其前后体节形态构造有显然差别的分节
形 式 。
42、环带:性成熟的环毛蚓第ⅩⅣ~ⅩⅥ体节色暗,肿胀,无节间沟,无刚毛,如戒指状的构造,与生殖相关。
43、真体腔:体腔根源于体腔囊,有体腔膜包被,体壁和肠壁都有肌
肉 。
44、闭管式循环:血液始终在心脏和血管中流动的方式。
45、后肾管:大部分环节动物排泄器官的种类,根源于外胚层,为一
条迂回盘曲的管子,一端开口于前一李的体腔,拥有带纤毛的漏斗,
另 一 端 开 口 于 本 体 节 的 体 表 。
46、链状神经系统: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类群的神经系统种类。其
神经中枢部分由咽上神经节、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及腹神经链组成,
神 经 系 统 较 发 达 。
47、疣足:海产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是体壁突出的扁平片状突起双
层 结 构 , 体 腔 也 伸 入 其 中 。
48、外套膜:为软体动物身体背侧皮肤褶向下伸展而成,常包裹整个
内脏团。外套膜由内外两层上皮组成,外层上皮的分泌物能形成贝壳;
动物学名词解释。
动物学名词解释。
10/12
动物学名词解释。
内 层 上 皮 细 胞 具 纤 毛 。
49、外套腔: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形成的腔,腔内常有鳃、足,以及
肛 门 、 肾 孔 、 生 殖 孔 等 开 口 于 外 套 膜 。
50、蜕皮:由于昆虫等生物的外骨骼不能随虫体的长大而长大,要定
期蜕去原来的外骨骼而从头长出更大而柔软的新骨骼的现象。
51、开管式循环器:血液不是始终在心脏和血管中流动,还流到组织
空隙中去的循环方式。52、凯伯尔氏器:河蚌后肾管特化形成的排泄器官,位于围心腔腹面
左右两侧。53、鲍雅诺式器:又叫围心腔腺,位于围心腔的前壁,为一团分支的
腺 体 有 排 泄 功 能 。
54、节肢: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由关节相连,且附肢与身体之间也
有 关 节 相 连 , 功 能 较 完 备 。
55、外骨骼:节肢动物表皮细胞分泌到体表的坚硬的无生命的几丁质
构造,拥有保护、防备体内水分蒸发等多方面的作用。其构造包括上
表皮、外表皮和内表皮三层。关于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有重要作用。
56、混淆体腔:节肢动物的体腔由真体腔和假体腔共同形成的。
57、马氏管:昆虫等节肢动物的排泄系统种类, 由一系列的盲管组成,
着生在中肠和后肠交界处,能收集体腔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排入后肠,
随粪便排出体外。58、书肺:蛛形纲动物特有的空气呼吸器,由外胚层衍生,由内陷的
100~125 个扁平突起组成,这些突起称肺叶。
动物学名词解释。
动物学名词解释。
11/12
动物学名词解释。
59、世代:昆虫从卵开始,经过幼虫,或许顺次经过幼虫和蛹,直到
变为成 虫而产生后辈为止, 称为一个世 代。
60、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完全不同,有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