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doc

上传人:刘备文库 2022/6/1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06年9月~2007年8月期间出院15 859例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06年9月~2007年8月期间出院15 859例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 85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46例,%。血液科、ICU和肿瘤科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244/695)。%(407/695),%(80/695)、%(76/695)%(68/695)。结论:为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应加强对重点科室患者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感染的关注,合理使用抗生素,限制创伤性操作,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外源性感染。
【关键词】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2-1818-03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课题。医院感染已成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也部分地反映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对我院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调查对象为我院各科室2006年9月~2007年8月期间出院或死亡的患者15859例。所有感染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均符合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内容,查阅每份病历。感染病例登记表内容,在医院感染的患者中,按不同科室、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等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1]和医师、护士的记录及患者的各种化验结果。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计算,超过其常规潜伏期而发生的感染可定为医院感染;对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48 h以后者可定为医院感染。

2 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与科室分布:见表1。

感染高危科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见表3、表4。

3 讨论

医院感染与科室的关系揭示,感染的发生与疾病的类型密切相关[2],本组结果表明:肿瘤、血液和重危疾病最易发生感染。感染部位危险因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是皮肤软组织、泌尿道、胃肠道感染[3~6]。
上呼吸道感染与空气传播交叉感染有关,%,抗生素、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多会引起下呼吸道肺部感染,%,原因是长期卧床、侵入性导管留置等引起。特别是发生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使用的患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