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docx

上传人:飞行的振中 2022/6/13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1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文件综述
纲要:经过控制水热反响参数制得氧化镍,对其进行测试确立适合的水热生长条件,比较不一样的生长条件对氧化镍容貌和性能的影响;选择其中电化学纳电介质的不一样可分为水系统电介质电容器、有机系统电介质电容器、胶体电介质电容器和固体电介质电容器;
(5)按电容量的大小可分为小型(5F以下)、中型(5F~200F)和大型(200F以上)电容器。

当前,商业化生产的超级电容器种类好多, 但大部分鉴于双电层构造。 其基
本构造主要由电极、电解液、隔阂、集流体和外壳构成,如图 ,其中电极
资料是超级电容器性能的最核心影响要素,外壳用于将超级电容器进行封装。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4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图超级电容器的基本构造

超级电容器经过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和法拉第赝电容这两种储能体制来储藏
能量。
电化学双层电容(EDLC)
双电层电容器是利用电极 /电解液界面双电层来储存能量的。在库伦力、分
子间力、原子间力等各样作使劲的共同作用下, 固液界面出现稳固的、符号相反
的双层电荷,因为界面上存在一个位垒, 两层电荷都不可以超出界限相互中和, 从
而形成密切的双电层,称为界面双层。双电层电容理论的第一个模型是由
Helmholtz于1887年提出的,其原理图以下图,电极上的电位为 φ0,由
外面对该电容器充电时,一个电极的电位高升至 φ0+φ1,而另一个电极的电位则
降低至 φ0-φ1,这样就储藏了电荷。只需 φ0+φ1的电位小于双电层的分解电压,
便形成一个双电层电容器。在放电时,电子经过外电路上的负载从负极流到正极,
使两电极上的电位恢复到φ0,而电解质中的正负离子则分别挣脱负极和正极表面的吸引,从头进入电解质内部[9]。
图双电层电容器原理图
a)无外加电源(b)有外加电源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5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1-双电层;2-电解液;3-电极;4-负载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11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双电层电容器单电极电容量可表达为
C dS (1)
4d
式中:C为电容;ε为介电常数;S为电极板正对面积,即等效面积;d为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即等效双电层厚度。
因为每一单元电容器有两个电极,可视为两个串连的电容器,故双电层电容器储藏的电量Q与电极间的电压V和电容量之间有以下关系:
Q=CV
(2)
电容器储存的能量为
E=1QV
1CV
2
(3)
2
2
由上式能够看出,为了使双电层电容器储存更多电荷,要求极化电极拥有尽可能大的可有效利用的比表面积,进而形成大面积的双电层,提升双电层电容器的性能。经过研究双电层的电极资料、电极构成和电解液提升电容器的电容量、降低等效串连电阻和漏电流,可改良双电层电容器的性能。
赝电容
鉴于赝电容的电容器是对双电层型电化学电容器的增补, 它是在电极表面或
体相中二维或准二维空间上,电极活性物质进行欠电位堆积, 发生高度可逆化学
吸附脱附或氧化复原反响,产生与电极充电电位相关的电容 [10]。关于法拉第赝
电容,其储存电荷的过程不单包含双电层上的储存, 并且包含电解液中离子在电
极活性物质中因为氧化复原反响而将电荷储藏于电极中。 关于金属氧化物的化学
吸脱附机理来说,一般过程为
MOx+yH+(OH)-+y(-)e-→MOx-y(OH)y (4)
电极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充电时电解液中的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由溶液
中扩散到电极/溶液界面尔后经过界面的电化学反响在电极上累积,电子流出外
电路,放电时,离子返回电解液中,储存的电荷经过外电路开释其原理图如图
所示,充放电是一个法拉第过程。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7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图赝电容器充电状态电位散布图
E0-Ea充电状态正极电位 E0-Eb充电状态负极电位
[11]
(1)比电容: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能力,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电容器所给出的容量,分别称为质量比电容或体积比电容(F/g或F/cm3)。
(2)比能量: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电容器所给出的能量,分别称为质量比能量或体积比能量(/L)。
(3)比功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超级电容器所给出的功率,表征超级电容器所蒙受电流的大小。超级电容器的比功率是电池的数目级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