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及会画三角形的高。 3、会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过程: 一. 教学三角形的特性. 我们学习的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像自行车的车架、?我们来做一次实验. 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框,让同学们拉一拉. 先拉五边形木框. (变形)再拉四边形木框. (变形)后拉三角形木框. (拉不动,三角形不变). 提问:通过三角形木框拉不动,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明确: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固定,.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用到三角形的特性吗? (椅子腿松动了,可以固定一个三角形铁架)三角形不容易变形,可以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我们已学过三角形,你能举例说出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吗? (红领巾、三角板、小红旗等)巩固练习: 32页: 1题二、认识三角形 1、观察三角形,自主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2、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说说对“围成”一词的理解。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巩固概念. ?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强调,看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要从两方面看:一是看只有三条线段,二是要看是否围成的封闭图形. 4、三角形高的画法,初步理解三角形有 3条高。巩固练习: 33页2、三、三角形的分类: 呈现各种三角形纸片,学生自主探究三角形的分类,并交流分类的方法。教师引导按角分类和按边分类的方法。 1、按角分类: 比较这这些三角形的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不同点是还有一个角分别是锐角、钝角和直角,根据这个角的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类:测量几个三角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明确:有两条边相等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长度都相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 巩固练习: 33页3、4、5、6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测量、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加深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的理解。二、合作探索(一)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拿出你们准备的小棒来围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练习:哪三条线段的长度正好能围成三角形呢?如果能围成三角形,你能不能用尺子画一画。(1) 3cm 5cm 6cm (2) 2cm 5cm 6cm (3) 3cm 2cm 6cm (4) 2cm 3cm 5cm 你发现怎样判断简单? 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2、巩固练习: 36页1、5、(二)、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 1、让学生自己来拼一拼,看看三角行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小组研究,操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注意:要让学生充分操作,可以提醒学生用量和拼的方法。 2、巩固练习: 36页2、3、4、6.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与认识和探索过程,培养分析、判断、推理、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各种平行四边形、梯形纸片、直尺、三角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为从边角两方面研究做铺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它们有哪些特征? (对边平行且相等) 引导,总结研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也可以从边和角两方面来研究。二、平行四边形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学校大门口的电动伸缩门怎样工作? 有一个图形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知道是什么图形? 为什么随着平行四边形的不断变化,大门会徐徐打开呢?想不想知道?相信学了这节课,你一定能找到答案。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 2、研究平行四边形特征。那么,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都有哪些特征呢?交流。光凭眼睛观察可能还不够科学。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手中的学具从边和角两方面来研究一下。一会儿小组汇报时,要说明你们小组研究了什么,用什么方法研究的。小组研究。汇报交流,总结并板书。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发现并证明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