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参考文献.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参考文献.doc

上传人:y6281 2022/6/13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参考文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参考文献
[1][M].北京:中华书局,1975 .
[2]李兴盛,[M].哈尔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3.
[3][M体育课。我观摩过一节非常创意的体育课,该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跑、跳、跨的综合能力,用的器材是竹竿、石灰、橡皮筋和稻草。在教师的指导下,男生跳移动的竹竿,女生跳皮筋,石灰来画线,稻草地上垫,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村学生足劲好,没有沙坑就立定跳远;农村学生手劲棒,没有吊环、单双杠,就往树枝上悬吊的竹竿上爬;农村学生力气大,没有举重器材,就用石磙、石磨抓举训练;农村女生足灵巧,没有踢毽子就用蒿菜代替。教学设备虽差,教师却能因“材”施教,体育课颇具创新意识。
四、因时施教,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我县的农村学生上学大多要走较长时间的山路,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惯行山路,行走、跳跃特别灵活的特点,利用来校上课和放学回家的一路行程,给学生布置体育锻炼任务,让学生自觉完成。因地施教,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是解决农村学校,特别是体育教学条件极差的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好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体育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上学时间在途中晨跑,课间做操,课余适当开展体育兴趣活动,开发智力,愉悦身心。雨天,教师又可让学生在室内走廊、空地做操,原地跑步,立定跳远等。
五、贯彻新课标,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拓宽了课程学****的内容,将课程学****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领域。为了更好地上好体育课,我们可以采用七步教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从问题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去思考探究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如在上立定跳远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我们依次提出问题:“小兔、袋鼠和青蛙它们是怎样跳的呢?”“同学们可以试一试,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再比较分析哪一种动物跳得沉一些?”“为什么会跳得远呢?”“手臂向前向上摆动是不是可以帮助身体向前向上跳跃呢?”

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如在课堂上用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布置场地摆放器材。教师事先把器材随意放在操场上,用抢占阵地、寻宝等游戏方式让学生按规定路线摆放好。这样一来,学生既感到好玩、又觉得刺激,远比教师挨个发器材的效果好。再用5~6分钟的时间,以游戏、比赛等活动为手段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欲望。如在游戏“抗洪救灾”中,我与學生共同创设了洪水泛滥的情境,并为各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抗洪物资”。至于如何“抗洪”如何“救灾”则由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讨论,提出合理建议。在积极的思维和活动中,学生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头脑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①用5~6分钟的时间,采用自发结成小组的分组自主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安排各种各样的练****形式和方法。②用10~20分钟的时间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出现的不规范动作进行讲解示范。③用6~7分钟的时间,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纠正不规范的动作。④用2~3分钟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⑤用1~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学****成果。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去掌握运动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从改变课堂结构入手,以形式多样的游戏、情节丰富的故事激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和学生一起玩耍并给予指导。

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与掌握达到一定要求后,就转入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用3~4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群体互相交流,感受参与运动带来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艰辛、竞争与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不断地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肯定的目光看待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用1~2分钟的时间,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将前面感性的认识作铺垫,在与同学们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体育与健康的正确认识、对运动功能的认识、对运动技能的认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用1~2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在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这种评价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同时,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能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学****内容的更好把握,增加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