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要素或整体环境性质的优劣,即环境系统的内在构造和外部所
体现的状态对人类及生物界生存和发展的合适性。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
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措施加以描述。
环境问题是指
熏烟型扩散清晨伴随着辐射逆温自下而上消退当逆温消退中性不稳定性层结原
层污染物下蔓延地面形成高浓度 颗粒物扩散模式核心有源损耗模式,部分反
射模式,倾斜烟云模式
大气范畴的拟定:一二三级评价范畴边长分别不应不不小于16~20、
10~14、4~6km,平原地区取上限,复杂地形条件取下限 风向玫瑰图:用16方位风频连接而成的图
生态系统:指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在特定空间构成的具有一定构造和
功能的系统,它是生态影响评价的基本对象特点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整体性,开放
性,区域分异性,动态性
生态影响是指外力一般指人为作作用于生态系统,导致其发生构造和功能变化的
过程特点:合计性、区域性或流域性、高度有关和综合性生态是指
通过定量揭示估计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作用的分析
拟定区的生态符合或环境容量
联合频率:是指由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构成的组合频率。风向取17 个方位。
稳定度分强不稳定A 、不稳定B 、弱不稳定C 、中性D 、较稳定、稳定。A声级声级计上以分贝表达的读数,即声场内某一点的声级等效持续A声级将某一段时间内持续暴露的不同样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措施以A声级表达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环保体系规定的制度:a 制度b“三同步”制度c 排污收费制度。 固体废物的管理原则:应当从产生、收集、运送、贮存、再循环运用,到最后解决实现废物的全过程控制,从而达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 固体废物的管理制度废物互换制度废物审核制度申报登记制度排污收费制度许可性制度转移报告单制度
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和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核心涉及保护区,生态脆弱区,居住文教区
工程分析分析建设项目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的种类特性浓度源强排放规律和排放形式,也对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项目选址和平面布局的合理性评价
环境影响辨认就是通过系统地检查拟建项目的各项“活动”和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辨认也许的环境影响,涉及环境影响因子,影响对象,环境影响限度和环境影响的措施
工程分析核心工作内容工程基本数据B污染因素分析c污染物排放量记录d非正常工况分析e资源能源产品废物等的储运f交通运送g土地的开发运用h环保措施方案分析i总土部署方案分析j补充措施和建议
生态状况调查内: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基本特性2生态系统调查3区域敏感保护目的调查4区域可持续发展筹划、环境筹划的调查5区域生态历史变迁状况、核心生态问题及自然劫难等。社会经济状况1社会构造状况调查2经济构造和经济增长措施3移民问题的调查4自然资源量的调查
地表水级别的划分根据:,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或只有两类污染物,估计浓度水质数目≥10,中档类型=2一类污染物≥7;3地表水域规模河流枯水平均流量大河≥150m3/s中河15∽150小≤15,湖库:平均水深和水域面积来划分,平均水深<10m,大≥50km2中5∽50小<5km2;4水环境质量规定 生态估计措施类比法生态机理分析、景观生态学的措施进行文字分析和定性描述,数学模拟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a工程构成主体工程库、坝、电站配套设施引水渠、输水涵洞辅助设施进场道路、施工道路、沙石料场作业场公用设施生活营区水电区b施工期影响:占地、植被破坏、地形地貌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弃土弃渣、沙石骨料冲洗废水c营运期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变化、生境破碎,洄游物种灭绝、土地沉没、水体富营养化、泥沙淤积。
公路建设项目的a工程构成主体工程路基工程、桥梁、隧道、路面工程配套工程服务区辅助工程边坡工程、作业场地、施工便道、取土石场公共设施生活区b施工期影响土地占用、地貌景观变化、植被破坏、沥青烟气、对生物
栖息的干扰、水土流失、尾气扬尘、废水垃圾c营运期影响噪声污染、生境破坏、环境安全、道路两边都市化、居民迁移、废水垃圾。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程序和内容:应涉及建设项目概况调查和环境概况调查、水土流失估计、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编制、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实行等水土流失避免方针:避免为主、全面筹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
大气环境影响估计内容:a 短期最大落地浓度及距源距离,非正常排放时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