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docx

格式:docx   大小:56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docx

上传人:飞行的猛子 2022/6/14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
1 / 251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假设、所、为、焉、也、以、因、〕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 "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 “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
【何如】【奈何】【假设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 “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那么何如〔 ?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 "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
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拿什么""凭什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
23 / 2323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孔雀东南飞?〕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
23 / 2323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
3.【乎】
〔一〕用作气助。
1.表疑气。可 " ""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脊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乎?〔?赤壁之?〕
2.表示反气,相当于 “〞、“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宴?〕
②吾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③然豫州新之后,安能抗此乎?〔 ?赤壁之?〕
3.表度或商量气,可 "吧"。
①王之好甚,其庶几乎。 〔?庄暴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圣,愚人之所以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得无衰乎〔?触太后?〕
④今亡亦死,大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涉世家?〕
⑤无以,王乎?〔?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句或祈使句,可 "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我也〔?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乎吾将反〔 ?离?〕
③西望夏口,望武昌,山川相,郁乎〔 ?赤壁?〕
④来乎!出无〔?客孟君?〕
5.用在句中的停。
①于是乎。
〔二〕用作介,相当于 "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也。 〔?岳阳楼?〕〔乎:于〕
②今死乎此,比吾之死已后矣。 〔?捕蛇者?〕〔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道也固先乎吾 ?〔??〕〔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疑乎是。〔乎:。〕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于〕
⑦盖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乎。〔:比。〕
〔三〕可作尾, “⋯⋯的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虚御,而不知其所止;乎如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
7 / 257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
?孔雀南?〕
4.【乃】
〔一〕用作副。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承或上的接,可“才〞“才〞“就〞等①九于廷,臣乃敢上璧。〔?廉相如列?〕②悉使蠃兵草填之,乃得。〔?赤壁之?〕
③度我至中,公乃入。〔?宴?〕
2.某一行出乎意料或背常理,可 "却""竟〔然〕""反而"等;
①今是何世,乃不知不。 〔?桃花源?〕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而求之。 〔?石山?〕
④夫而燕弱,而君幸于王,故燕王欲于君。今君乃亡走燕。 〔?廉相如列?〕
3.可表示事物范的一种限制,可 "只"" "等。
①王乃复引兵而,至城,乃有二十八。 〔?羽本?〕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作用,可 "是""就是"等。
①假设事之不,此乃天也。 〔?赤壁之?〕
②嬴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