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诗词的文学性不应回避-不应怨恨的诗词.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词的文学性不应回避-不应怨恨的诗词.docx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2/6/14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词的文学性不应回避-不应怨恨的诗词.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词的文学性不应回避|不应怨恨的诗词

  翻开众多的古体诗词专刊、专集和报纸副刊、视听传媒等刊登的诗词作品,和海量的网络诗词,我们发现堪称文学艺术作品的诗词少之又少。有的诗词看单个字、词、句有文学性,但整体看又不诗词创作成也是语言,败也是语言。固然,古体诗词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保存“文言文”写作措施。但是,毕竟今天的诗词面对的是现代文学的背景,面对的是今天的人民大众,真要把古体诗词当做一件现代文学事业去做,适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就得是现代语境下的写作,必需在现代语言上狠下一番功夫。依我看,是要进行由文言文到白话文的革命l生转变,完毕“五四”以来没有完毕的诗词语言革命。
  纵观古体诗词的语言规律,无外乎两条:一条是“语言要随时代”;另一条是“语言是自己的”。“语言要随时代”,是说诗词语言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时代的声息就是诗词的声息。时代怎么发音,诗词就要怎么发音。不能让读者读你的诗词,读到的尽是前人的、古人的、死人的句子。“语言是自己的”,是说语言一定要有自己的个陛。是你的喜怒哀乐,是你的呼吸吐纳,是你的鼻子眼睛。语言是钓鱼的诱饵,看着爽眼,闻着有香,嚼着有味才叫好。综上所述,要想着法子去讨读者的爱慕,去吊读者的胃口。目前的诗词多的是“现成语”,这是语言的大忌。这种语言再好也是她人的。诗词创作虽然不能完全撇开“现成语”,但也要尽量创新词,说新语。在诗词语言上,也要有独立门户的志气,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独木桥虽险,但写者用心,读者欢心。
  生命力萎缩的体现之二,是意象反复。诗词既是语言的艺术,但同步又是意象的艺术。意象反复同样可怕。古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诗词意象,变成了一种个固定的文学表达符号。例如“相思”,就是恋人怀念;“天涯”,就是两人隔得远;“桃源”,就是美好世界;“夕阳”,就是退休老人发挥余热;“人面”,就是姑娘美丽;“秋风”,就是伤感;“红豆”,就是相思;“漏尽”,就是时间;“梅花”,就是报春;“喜鹊叫”就是好消息来了……今天的古体诗词里,这样的词语比比皆是。读者的眼睛还没有接近这个词,就已经晓得你要说什么了。语言和意象所有成了一种早已加工好的零部件,诗人想一种专项出来,重新组装一下,一首诗就算写成了。因此时下常用的诗词创作差不多和语言同样,也就完全成了一种大众按需所取的公共写作。一般说来公共写作是不也许出好作品的。
  文学常识告诉人们,艺术贵在发明。世界上没有这个词,是你发明了这个词;世界上没有这个意象,是你发明了这个意象;世界上没有这个构造,是你发明了这个构造。这就是文学的诗词创作。其实,写诗就是写你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就是杜甫的个人感受。人是灵性的,感知世界是千丝万缕、千变万化的。虽然在人群中,作为个体的人,也是孤单的。朱彝尊的《桂殿秋》为什么排在清朝小令第一的位置?就是由于“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的词句,写出了普遍的人面对强大的社会现实产生的个人渺小无法抗拒、无可奈何的生存状态。“共眠”和“自寒”的苍凉现实图景,直逼每一种人,莫不引起心灵的强烈震撼。人始终在找“伴”、找理解、找支持、找协助、找依托。个体的写作,写出了多数人的感受,才会引起她人的共鸣,从而达到心灵的默契和安慰。从文学本质上说,写诗就是写你心中的灵光一闪,写你和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