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菏泽文化旅游发展路径初探.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菏泽文化旅游发展路径初探.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7/5/10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菏泽文化旅游发展路径初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旅游地理论文作业论文题目: 菏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初探作者姓名: xx 单位:中文系零九本学号: 20090021360 菏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初探【摘要】:文化旅游产业是带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山东菏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牡丹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和武术之乡。我们应因地制宜,运用文化旅游发展理论,积极探索促进菏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关键词】: 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业区位介绍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经 114 °48′~116 °24′,北纬 34°39′~ 35°52′。东与济宁市相邻,南、北、西与苏、豫、皖三省接壤。南北最长 157 公里,东西最宽 140 公里,面积 12228 .62平方公里。与苏、豫、皖三省接壤, 辖八县一区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58 个乡镇(办事处),人口 875 万,面积 平方公里。菏泽在西周时期为曹国所在地, 北周宣政元年( 公元 578 年) 始称曹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 年) 曹州升为府始设菏泽县, 因古时候这里有菏山、菏水、雷泽湖而得名。建国后一直为菏泽地区,其中 1958 年10月—1959 年 6月并入济宁地区。 2001 年撤地设市。菏泽是中国著名的牡丹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这里历史人文景观灿烂,尧、舜、禹、刘邦、曹操都长期在这一带活动。孙膑、庄周、汜胜之、刘晏、黄巢、宋江都出生在这里,有尧王墓、百狮坊、孙滨旅游城、仿山遗址等 100 多处名胜古迹。属暖温带季风型气候, 四季分明,雨热同季。这里是黄河冲积平原,沃野千顷,水源充足,是全国著名的商口粮、棉、油、林、畜生产基地。地下矿藏丰富,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地热和碘泉水等。主要文化旅游景点菏泽旅游资源丰富。菏泽市是“中国牡丹之乡”,牡丹栽培面积达十万多亩, 已形成九大色系,千余个品种,是全国最大的花卉植物园,也是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观赏、出口基地。牡丹、武术、戏曲、书画,形成了菏泽特色的“四乡文化”。曹州牡丹园、古今园、百花园、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和新建成的环城公园、赵王河公园、中国林展馆及鄄城孙膑旅游城、定陶仿山旅游区、巨野金山旅游区、单县百狮坊等,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旅游景点之一:曹州牡丹园 1982 年建成,位于市区东北济(南)兰(考)公路东侧,是由牡丹乡赵楼、李集、何楼、毛胡同 4个自然村的牡丹国连缀而成的花卉园,占地 1100 余亩。牡丹园建有两座造型相同的牌楼式大门,门楣中间是舒同题写的“曹州牡丹园”五个镏金大字。园分西、北、东 3个观赏区,种植牡丹有 3类、 6型、 8大色, 480 多个品种的牡丹 60多万株及奇花异木数百种。南大门以内为西观赏区。区内有现代化的大型温室和供举办书画展用的新式楼榭。北观赏区是大面积的牡丹芍药。区内有用珍稀品种葛巾、玉版搭就的二亭,游人可在亭中小憩。东观赏区除各色牡丹外,有小竹林,腊梅丛,还可欣赏到由日本引种的樱花。每年谷雨为牡丹花开季节,是旅游的高峰期。 1993 年该园接待中外游客约 15万人次。进入古朴典雅的曹州牡丹园,园内建有新颖别致的古典式建筑“观花楼”, 楼前有溥杰先生手书“天下第一香”和舒同大师手迹“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石碑。园中还塑有牡丹仙子的塑像。每年花开季节,连阡接陌,五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