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通病防治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通病防治方案.docx

上传人:1485173816 2022/6/14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通病防治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目 录
—、工程概况 ………………………………………………………………2
1、简介………………………………………………………………………2
2、工程概况…………………………………………………………………位露筋应经过技术签定后,根据露筋严重程度采取补救,以封闭钢筋表面(采用环氧树脂材料涂刷)防止锈蚀为前提,影响构件受力性能应对构件进行加固。
3、钢筋焊接缝隙夹渣

产生夹渣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准备工作未做好或操作技术不熟练引起,如运条不当、焊接电流小,钝边大、坡口角度小、焊条直径较粗等,夹渣也可能来自钢筋表面铁锈、氧化皮、水泥浆等污物,或焊接容渣渗入焊缝所致。

,正确选择焊接电流,。焊缝时必须将焊接区内脏物清理干净,多层施焊时,应层层清除熔渣。
,操作中应注意溶渣流动方向,特别是采用酸性焊条时,必须使溶渣滞留在熔池后面,熔池中铁水和溶渣分离不清时,应适当将电弧拉长,利用电弧热量和吹力将溶渣吹到旁边和后面。
,焊到该处应将电弧适当拉长,并稍加停留,使该处熔化范围扩大,以把熔渣再次熔化吹走,直至形成清亮熔池为止。
四、模板分项工程部分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轴线位移

,模板拼装时组合未能按规定到位。

、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控制措施。
,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顶撑、木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1/15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祥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依据。
,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砼上预埋短钢筋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墅向位置准确。
,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2、模板接缝不严

,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拼缝不严。
,固木模干缩造成裂缝。
,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严格按1/10~1/15比例将各部位分项细部成祥图,祥细偏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安装。
,制作时拼状严密。
,浇筑砼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柱交接部位支撑洋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五、砼分项工程部分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砼表面麻面

,或清理彻底,拆模时砼表面被粘坏。
,砼构件表面水分被吸去,使砼失去过多麻面。
,局部漏浆,使砼表面沿缝位置出现麻面。
,或局部漏刷或隔离剂变质失效,拆模时砼表面和模板粘接,而出现麻面。
,气泡未排出,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使砼表面水泥浆粘在模板上,也会产生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