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邯郸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一、规划的战略重点和城市性质
本次规划解决的重点问题:一是打造冀晋鲁豫接壤地区中心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对区域的综合服务功能,重点改善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畅通出海通道,打造中原内陆港。
二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利用开发区的建设基础,实行大型公共设施建设拉动,开发建设东部新区;改造提升老城区;统筹马头城区建设,拉开城市发展框架。
三是合理安排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处理好京广客运专线、京港澳高速公路(扩建)、青兰高速公路、南水北调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形成合理的城市布局结构。
四是塑造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色。以文为魂,以绿为脉,以水为韵,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整治城市河湖水系,形成文化可品、绿荫可憩、水清可赏的城市景观风貌。
五是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在市域范围内,合理确定城乡居民点和产业布局,综合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在环中心城区30公里半径范围内,着力强化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的互动发展,构筑都市区发展格局。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充分考虑市县同城、城区偏小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城市建设用地。
六是科学确定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坚持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结合城中村改造和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中心城区发展方向。
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冀晋鲁豫接壤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发展目标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切实增强对冀晋鲁豫接壤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建成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保持8-12%的增长率,经济总量达到6000亿元左右,人均GDP为6万元,城镇化率达到58%。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规模
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为98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8%,城镇人口达到568万人。
2、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形成“一个都市区、两条城镇发展主轴线”的空间格局。
“一个都市区”:即构筑环城30公里半径的卫星城圈,形成中心城区为核心,卫星城为不同功能载体的组团式都市区。
“两条城镇发展主轴线”:即南北向和东西向国家干线交通通道(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广客运专线、青兰高速公路、长济铁路及309国道)。
到2020年,形成“市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峰峰城区)-市域副中心城市(武安市)-县域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
”的四级城镇等级结构。
3、都市区规划
都市区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峰峰城区、武安市及永年、肥乡、成安、临漳、磁县和广府镇在内的重点城镇,总面积2852平方公里。
都市区产业布局为“两区、两廊、一中心”。(“两区”—西部循环经济区和东部特色农业经济区;“两廊”—邯郸冀南新区和邯武工业走廊;“一中心”—中心城市经济区)。
在综合交通规划方面,重点打造“两港、三网”。(“两港”指“高速铁路+航空+高速公路客运站”为一体的客运枢纽港和以铁路南站为中心的铁路物流中心港;“三网”指形成“高速公路网+干线公路网+农村公路网”的三网并联、协调配合、互相补充的完善网络。)
4、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充分利用邯郸市区位优势,依托京港澳高速、青兰高速、环城高速;京广铁路、京广客运专线、邯黄铁路和邯郸机场等重大对外交通设施,构建冀晋鲁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