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发展“农超对接”的制约因素与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发展“农超对接”的制约因素与对策.doc

上传人:雪雁 2022/6/1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发展“农超对接”的制约因素与对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发展“农超对接”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冯路 [摘 要] “农超对接”是一种新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在具有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实际效率较低、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矛盾较多,以及进入门槛高、限制条件多其直接目的就是要实现经营效用最大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建设中并没有规划配套相关公益性的蔬菜销售点。
“农超对接”中超市采购与合作社生产存在矛盾
(1) 超市采购批量化与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小规模生产存在矛盾。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时间短,规模相对较小,社员平均户数只有几十户,且大多以传统的小农生产为主,生产量小,产品档次不高,无法满足超市批量采购的需要,与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基本无法形成对接。再加上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规范,规范化且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实力的合作社甚少,更无法和超市形成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2) 超市采购多样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的单一化存在矛盾。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因此,为了丰富农产品的品种,超市采购农产品的种类繁多,特别是大型超市,少则四五十个品种,多则上百个。当前,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一村一品” 甚至“一镇一品”的基础上利用其已有的规模优势成立的,产品大多比较单一化,难以满足大型超市多样化的采购需求。
(3) 超市采购规格化、标准化、常年供应等特性要求和合作社产品的季节性强、标准化低、市场化水平低等特点存在矛盾。大多数合作社受到资金限制没有相应的分级选别机械和初加工机械,加上社员对质量规格的认识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规格化程度普遍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无法满足超市要求;另外,由于受到地域、气候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有些合作社无法常年提供产品,或者由于产品的季节性,供应量不稳定。
“农超对接”进入门槛较高,信用基础薄弱
(1) 从超市方面来看,“农超对接”要求超市方必须具有良好的经济运营效益,而且要求配备一定规模的连锁物流配送中心和仓储中心,但从当前超市行业发展状况来看,大部分中小型超市都不符合这种条件要求。对于“农超对接”中的另一主体合作社来讲,由于一些大型超市进店门槛较高,除非其在当地规模、名气都较大,否则很难有机会进入大型超市。尤其是中小合作社在与大型商超巨头“对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往往显得“人微言轻”,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自身利益很难得到保证。
(2) 超市与农户双方在经营理念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信用基础薄弱。长期以来,我国农户****惯了农产品销售现金交易,对农户和农户合作社而言,讲求交易的时效性,崇尚“现金制”结算方式,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便不能如此,把农产品尽快卖出去的同时,把货款尽快收回来也至关重要。而与此相反,很多超市却乐于选择“预收后付制”,即先将农产品放在超市销售,过一段时间后才付款,这种延期压款结账模式,时间长了农户或合作社会觉得拖不起,另外超市一般采用银行结算支付方式,即使对超市来说已是很短的账期,却往往难以被农户所接受,往往导致双方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 3 促进“农超对接”发展的对策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户参与意识
“农超对接”作为农户出售农产品的新模式,必须逐步让农户意识到,如果要想加入“农超对接”队伍,就必须对农产品进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