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九年级物理电阻和电阻器练习题
第2页(共47页)
电阻和变阻器(菁2)
1.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之一( )
A.导体的长度 B.导体中的电流
C.导体两端的电压 D.导体实际消耗的电功率
2.了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电阻丝D和 .
22.为了研究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小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用酒精灯对电路中的一段导体加热.观察导体电阻的变化,该实验方案存在缺陷所在或提出改进方案: .
23.如图所示的电路,AB和CD均为镍铬合金线.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 ,可以比较出合金线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 (填“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这个实验装置是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 的关系.
24.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电阻跟导体粗细有关;
猜想三: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有关.
同学们想利用如图的电路和表中的导体验证上述猜想.
导体代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A
锰铜
B
锰铜
C
锰铜
D
锰铜
E
锰铜
F
镍铬合金
第7页(共47页)
G
铁
(1)请将猜想一的实验设计思维路补充完整.选取 和 相同、 不同的导体,分别将其接入如图电路中.通过比较电路中 的大小,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2)验证猜想三时,若需对比三个实验数据,则应从上表中选取导体 (填写导体代号来进行实验).
25.如图所示,老师将废灯泡的玻璃外壳小心地打碎,留下灯头和固定两根引线的玻璃心,将与之相连的灯丝去掉,利用灯头把玻璃心与一盏“220V 40W”的灯泡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此时灯泡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玻璃心,当玻璃心发黄变红时,灯泡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这时移走酒精灯,灯泡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这个实验说明常温下的玻璃是 ,高温下的玻璃变成了 .
26.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下表中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几种导体,分别用A、B、C、D四个字母代表.问:
导体代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
材 料
第9页(共47页)
2)
A
镍铬合金
B
镍铬合金
C
镍铬合金
D
锰铜
(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可以判断导体的 大小,小灯泡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 .
(2)通过对 和 导体进行实验,可探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3)分别将A和C两导体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发现接入C导体时,电流表的示数比接入A导体时更大,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有关.
(4)若把A、B两导体首尾相连后再接入电路M、N两端,会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得更小,说明两导体串联后的电阻值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生活中,通常选择铜芯线、铝芯线作为输电线,而不选择铁芯线,是因为导体的电阻还与导体的 有关.
27.图1是小明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所采用的电路,a、b、c、d是四根合金丝,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得到的一次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第10页(共47页)
导体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电压表示数/V
a
镍铬
L
S
b
镍铬
2L
S
c
镍铬
L
2S
d
锰铜
L
S
(1)四根合金丝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 之比,为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比较合金丝a和 两端的电压,合金丝d两端电压如图2所示,示数为 V;
(2)在得到上表数据的过程中, (选填“能”或“不能”)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为得到更可靠的实验结论,应多次实验,每次实验测量合金丝两端电压之前,需进行的一项实验操作是 .
(3)关于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小明还进行了理论探究:某金属丝电阻为R,长度为L若把n根这样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总长度为nL,总电阻为 ,从而得到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依此关系,上表中合金丝b两端的电压应该为 V.
第10页(共47页)
28.某中学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猜想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于是他们找来了同种材料制成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