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医儿科理论知识指导:儿科治法特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儿科理论知识指导:儿科治法特点.docx

上传人:碎碎念的折木 2022/6/15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儿科理论知识指导:儿科治法特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儿科理论知识指导:儿科治法特点
各种治法在儿科应用时,都要留意到其临床应用的特点。中药内服是儿科应用最多的治法,其中汤剂因汲取快速、生物利用度高、药物加减运用敏捷等优点而最为常用;中成药,尤其是新型中成药制剂,贮存、运输便利,便于小儿

中医儿科理论知识指导:儿科治法特点
各种治法在儿科应用时,都要留意到其临床应用的特点。中药内服是儿科应用最多的治法,其中汤剂因汲取快速、生物利用度高、药物加减运用敏捷等优点而最为常用;中成药,尤其是新型中成药制剂,贮存、运输便利,便于小儿服用,研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药物外治使用简便,易为患儿承受,用于辅治或主治局部病症有良好的效果。推拿疗法、艾灸疗法不受条件限制,无苦痛无损伤,受到患儿欢送。针刺疗法用于儿科,应用适合小儿的针刺手法,推广腕踝针、头针、激光穴位照耀等方法,增加了治疗手段。临床应依据病证特点及患儿的个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治法。
  (二)治疗原则
  小儿体属稚阴稚阳,发病简单,变化快速,故小儿一旦患病,必需做到准时诊断、正确治疗、用药适当、剂量精确,若是失治、误治,极易造成轻病转重、重病转危。儿科用药,肯定要随时留意到小儿的体质特点,使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腻滞,洞悉病情进展变化规律,勿留邪、不损正,固护胃气,维护生气。如《温病条辨·解儿难》所说:“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捉风捕影,转救转剧,转去转远。”对大苦、大寒、大辛、大热,特殊是有毒之药物、有损伤之治法,肯定要审慎应用,必需使用时也当中病即止。就是说,儿科治疗与成人相比,更要强调准时、正确和慎重。


  (三)中药用法
  儿科应用中药,要因人、因病、因时,选择内服汤剂、不同剂型中成药、药物外治法,或单用、或合用,择优选用。例如,发热患儿的治疗,一般以汤剂疗效,若患儿呕吐而无法服药可改为直肠给药,如需应急或当同时补液可用静脉给药,伴昏迷者可鼻饲给药等等。
  小儿汤剂的煎服方法,一般与成人一样。但小儿服药量需比成人小。汤剂处方用药总量,一般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173-1/2,幼儿及幼童用成人量的2/3或用成人量,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用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