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4
文档名称:

中考数学中的最值问题解法.doc

格式:doc   大小:4,452KB   页数:1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考数学中的最值问题解法.doc

上传人:HShess 2022/6/15 文件大小:4.3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考数学中的最值问题解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考数学中的最值问题解法
中考数学几何最值问题解法
在平面几何的动态问题中,当某几何元素在给定条件变动时,求某几何量(如线段的长度、图形的周长或面积、角的度数以及它们的和与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称为最值问题。
+QK的最小值为【 】
  A. 1 B. C. 2 D.+1
【答案】B。
【考点】菱形的性质,线段中垂线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垂直线段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分两步分析:
(1)若点P,Q固定,此时点K的位置:如图,作点P关于BD的对称点P1,连接P1Q,交BD于点K1。
由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性质,得

P1K1 = P K1,P1K=PK。
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得P1K+QK>P1Q= P1K1+Q K1= P K1+Q K1。
∴此时的K1就是使PK+QK最小的位置。
(2)点P,Q变动,根据菱形的性质,点P关于BD的对称点P1在AB上,即不论点P在BC上任一点,点P1总在AB上。
因此,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当P1Q⊥AB时P1Q最短。
过点A作AQ1⊥DC于点Q1。 ∵∠A=120°,∴∠DA Q1=30°。
又∵AD=AB=2,∴P1Q=AQ1=AD·cos300=。
综上所述,PK+QK的最小值为。故选B。
例3.(2012江苏连云港12分)已知梯形ABCD,AD∥BC,AB⊥BC,AD=1,AB=2,BC=3,
问题1:如图1,P为AB边上的一点,以PD,PC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CQD,请问对角线PQ,DC的长能否相等,为什么?

问题2:如图2,若P为AB边上一点,以PD,PC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CQD,请问对角线PQ的长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求出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问题3:若P为AB边上任意一点,延长PD到E,使DE=PD,再以PE,PC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CQE,请探究对角线PQ的长是否也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求出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问题4:如图3,若P为DC边上任意一点,延长PA到E,使AE=nPA(n为常数),以PE、PB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BQE,请探究对角线PQ的长是否也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求出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问题1:对角线PQ与DC不可能相等。理由如下:
∵四边形PCQD是平行四边形,若对角线PQ、DC相等,则四边形PCQD是矩形,
∴∠DPC=90°。
∵AD=1,AB=2,BC=3,∴DC=2。
设PB=x,则AP=2-x,
在Rt△DPC中,PD2+PC2=DC2,即x2+32+(2-x)

2+12=8,化简得x2-2x+3=0,
∵△=(-2)2-4×1×3=-8<0,∴方程无解。
∴不存在PB=x,使∠DPC=90°。∴对角线PQ与DC不可能相等。
问题2:存在。理由如下:
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PCQD中,设对角线PQ与DC相交于点G,
则G是DC的中点。
过点Q作QH⊥BC,交BC的延长线于H。
∵AD∥BC,∴∠ADC=∠DCH,即∠ADP+∠PDG=∠DCQ+∠QCH。
∵PD∥CQ,∴∠PDC=∠DCQ。∴∠ADP=∠QCH。
又∵PD=CQ,∴Rt△ADP≌Rt△HCQ(AAS)。∴AD=HC。
∵AD=1,BC=3,∴BH=4,
∴当PQ⊥AB时,PQ的长最小,即为4。
问题3:存在。理由如下:
如图3,设PQ与DC相交于点G,

∵PE∥CQ,PD=DE,∴。
∴G是DC上一定点。
作QH⊥BC,交BC的延长线于H,
同理可证∠ADP=∠QCH,∴Rt△ADP∽Rt△HCQ。∴。
∵AD=1,∴CH=2。∴BH=BG+CH=3+2=5。
∴当PQ⊥AB时,PQ的长最小,即为5。
问题4:如图3,设PQ与AB相交于点G,
∵PE∥BQ,AE=nPA,∴。
∴G是DC上一定点。
作QH∥PE,交CB的延长线于H,过点C作CK⊥CD,交QH的延长线于K。
∵AD∥BC,AB⊥BC,
∴∠D=∠QHC,∠DAP+∠PAG=∠QBH+∠QBG=90°
∠PAG=∠QBG,
第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