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手表的制作方法 22.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表的制作方法 22.docx

上传人:421989820 2022/6/1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表的制作方法 2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手表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手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时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手表从大体上分只有两种,一种是机械表,另一种是石英电子表。机械表最大的缺陷就是走时精度差,目精度是由石英来控制,石英振动频率为32768Hz,可确保时分针走时精度为± 15秒/月,即日差±0. 5秒/天;并且,秒针的动力源为上发条机构,不需耗电,解决了现有的机械表走时精度差和石英表功耗大的问题。具
体的,如图I所示,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手表,其上发条机构包括柄轴11、立轮12、第一上发条过轮13、第二上发条过轮14、上发条钢轮15和发条盒16,其中立轮12套接在柄轴11上;第一上发条过轮13与立轮12相啮合;第二上发条过轮14与第一上发条过轮13相啮合;上发条钢轮15与第二上发条过轮14相啮合;发条盒16内设置有发条,发条盒外圈有发条盒大齿,外围设置有与所述发条盒同轴的且固定在发条盒上的发条盒轴齿,所述发条盒与所述发条的一端连接。并且,第二上发条过轮14可在手表的上夹板柱上滑动,且只能一个方向旋转上发条,反向旋转时第二上发条过轮14会被第一上发条过轮13推开,使第二上发条过轮14与上发条钢轮15脱离啮合。旋转柄轴11,柄轴11上的立轮12随之转动,且通过带动第一上发条过轮13转动带动第二上发条过轮14转动,最终带动上发条钢轮15转动,当上发条钢轮15转动可以实现上发条,即发条盒16内设置的发条卷紧在发条盒16内。所述动力传递轮系包括中心轮17、秒过轮18、秒轮19、擒纵过轮20、擒纵轮21、擒纵叉22和摆轮23,其中发条盒16外的发条盒大齿与中心轮17的小轮啮合;[0074]秒过轮18的轴齿与中心轮17的大齿啮合;秒轮19和擒纵过轮20的轴齿分别与秒过轮18的大齿啮合;擒纵轮21轴齿与擒纵过轮20大齿轮相啮合;摆轮23装设有游丝;擒纵叉22与摆轮23相连的,用于限制擒纵轮21转动的齿轮片。发条盒16内的发条转动时,可以带动发条盒大齿转动,进而带动中心轮17转动,中心轮17转动带动秒过轮18转动,最终带动秒轮19转动;在秒轮19的转动过程中,还需控制其转动精度,具体的,秒过轮18转动还可以带动擒纵过轮20转动,擒纵过轮20与擒纵轮21轴齿啮合,带动擒纵轮21转动,擒纵轮21的齿轮片推动擒纵叉22摆动,擒纵叉22的摆动为摆轮23的摆动提供动力,摆轮23上装有游丝,可以控制摆轮的摆速,又通过擒纵叉22控制擒纵轮21转速,也就控制了秒轮的转速。如图2所示,为时针和分针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装置25、转子26、第一分过轮27、第二分过轮28、分轮29、跨轮30、时轮和拨针轮31,其中动力源装置25的动力源为电源,其包括IC、石英、走时马达以及其他辅助部件,IC输出信号驱动走时马达运转,走时马达运转驱动转子26转动,并且IC输出信号的输出的精度由石英来控制;第一分过轮27与转子26相啮合;第二分过轮28与第一分过轮27相啮合;分轮29与第二分过轮28相啮合,且该分轮控制分针转动;跨轮30与分轮29相啮合;时轮与跨轮30相啮合,且该时轮控制时针转动;拨针轮31与跨轮30相啮合。动力源装置25中的走时马达运转驱动转子26转动,转子26转动带动第一分过轮27转动,第一分过轮27转动带动第二分过轮28转动,第二分过轮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