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格式:docx   大小:264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22/6/15 文件大小:2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秋季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容:准备课,位置,10以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比拟物体的多少。
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假设十;学生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从1数到10二、导入:昨天我们学****了数一数,今天我们就来学****比多少。
〔板书:〕三、新课
〔一〕同样多1、看图说话:教师贴出4个圆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再贴出4个三角形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看着这图,你能说一句话吗?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同样多的呢?
一个圆纸片对着一个三角形纸片,所以我们就说,圆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
2、手比一比:在请伸出你的双手,我们用一个指头对着一个指头的方法来比拟一下两只手上的手指头是否同样多"
〔师生一起做,然后同桌互相做〕。
3、动动手:教师在黑板上贴3个。〔学生跟着在台下摆〕,要求对着。摆口,口要和。同样多。
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摆完后说说摆的方法。
4、同桌左边的同学摆任意个口,右边的同学摆^,使得口和△同样多。说说摆的方法。
5、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师贴出4个三角形,学生说是几个,再贴出3个正方形,学生说有几个。
问: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吗?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伺机连线〕教师引导学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没有剩余,我们就说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书:多些、少些〕2、教师在黑板上贴2个。和3个M提问:怎样比拟。和△谁多谁少?〔同桌同学商量。〕指名说。
3、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什么东西比什么东西多或少的。
4、学生动手操作:
第一行摆3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
第一行摆4个口,在口下面摆/\,△要比□少2个。
要使下列图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个圆,应该怎么办?
三、练****1、p11、12练****一1—4题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同样多的,什么东西是多些,什么东西是少些的?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位置
第一课时上、下、前、后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根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区分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根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彩笔、纸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提醒课题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同这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上、下。〔板书课题:上、下〕二、探究新知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长7工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长7工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
你能像教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第1页,完成书上的填空。
指名口答订正。
三、活动1、拍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2、小组活动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3、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能够表示上下关系的画四、小结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左、右
教学容:教科书第10页容、做一做第1题,练****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左、右”的根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左、右”的根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二者相比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课件等;学生:学****用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平时走路靠那边走?由此引出左右。
二、学****新知:
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
〔1〕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