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金属结构设备制造监理实施细则
—、总则
本细则依据业主单位与金届结构设备制造工厂签订的金届结构样,而造成设备制造工期延误,由设备制造工厂承担合同责任。若设备制造工厂在7d之内未收到监理(处、站)的审签意见,可视为“已审阅”。
(10) 监理机构及其监理人员所进行的检查、取证及评审,并不意味着可以减轻设备制造工厂按合同应负的责任。
三、制造工艺过程控制
材料质量。驻厂监理机构应依据长7工委三峡工程建设监理部的《金届结构设备制造材料质量控制监理工作规程》,检查设备制造工厂提供的材料分供方的资质、生产能力、质量保证体系和产品认证情况等资料;审查试样检测报告,验证主要材料的质量合格证书等资料;检查材料的入库、保管、发放等环节;检查材料的标记移植是否完整;检查材料的各种记录能否满足对材料跟踪管理和可追溯性要求。
(1) 机械设备和工艺设备。设备制造过程中,驻厂监理机构应对设备制造工厂以下事项加强检查:拟投入的机械加工设备、起重设备、焊接设备、压力校正设备及大型工装、胎模具的情况,机械设备是否配套齐全,性能和能力是否满足加工制造进度和质量要求;是否进行了必要的维修和保养;运行时能否准确地显示电流、电压、压力、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
(2) 环境。驻厂监造站应对车间、拼装场地进行经常性检查,及时评估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雨雪对设备制造质量控制的影响
(4)过程能力验证
1)工艺的验证:
① 验证工艺文件中规定的工艺尺寸、工艺余量、工艺要素、工艺参数、工艺规范及工艺制度是否合理。
② 验证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工艺路线和工艺措施是否合理。
③ 检验手段是否满足设备检验要求及有关规定。
④ 装配路线和装配方法能否满足设备技术要求。
2)能力检验:
① 对加工机械设备,胎模、夹具、样板、平台、计量工具等进行检验。
② 对影响设备制造质量的工艺装备的各种功能,例如强度、刚度、操作、检测和电气性能应进行验证。
③ 对影响设备制造质量的工艺装备的精度,包括表面精度、尺寸精度及动态精度进行验证。
(5)下料。驻厂监造站及其监理人员应加强对下料过程,包括划线、气割、坡口加工等工序和工步的检查。当使用数控气割机时划线工步即变为编程工步。,划线应划出气割线和检查线,检查轮廓尺寸的同时应检查对角线的相对差。划线时应对工件编号并作好记录,同时还应作好钢材余料标识移值。
对于下列情况,为保证工件质量,应采用切削加工:
1)高强钢或凋质钢。
2)坡口尺寸精度要求高的。
3)钢板边沿直线度要求高的(如主梁、支臂腹板)。
(6)拼装。驻厂监理站及其监理人员应加强对拼装过程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1)拼装过程包括下料前的钢板拼装,主梁和边梁等梁系拼装、门体拼装、支臂拼装、埋件拼装等工序。
2)拼装前应检查各工件的几何尺寸和平整度,并划好拼装位置线。
3)拼装平台和胎具应经检查并符合工艺文件有关规定。
4)各种构件拼装应满足设计图样的要求,形状和位置公差应符合DL/T5018一94《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焊接接头间隙和焊缝组装应符合报经批准的焊接工艺文件。
(7)焊接。
1)焊接过程包括钢板拼焊、梁系焊接、门体焊接、支臂焊接、埋件焊接等焊接工序。按照DL/T5018—94《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和合同规定届于一、二类焊缝的焊接,必须经焊接工艺评定合格,编制焊接工艺规程。施焊时,监理人员应督促制造单位严格按照焊接工艺文件规定的焊接规范、焊接顺序及控制焊接变形措施进行操作。
2)对从事一、二类焊缝焊接的焊工,应持有授权单位颁发的焊工考试合格证书,合格项目应与从事施焊项目的焊接方法、钢材及焊接位置相符。
3)驻厂监造站应督促制造厂按合同文件技术规范和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建立和健全焊接材料验收、入库、保管、烘十、发放和回收制度,加强对焊接材料的质量管理。
4)焊接设备应完整配套,运转稳定正常,并能准确显示电流、电压等有关工艺参数。
5)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应严格遵照执行,焊接监理工程师应定期或巡回检查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热处理温度、保护气体种类和浓度及压力等影响焊接质量的工艺参数。
6)环境焊接场地的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条件应符合工艺文件规定。
(8)校正。
1)校正包括钢板的平整、拼接钢板的平整、梁系、门体、支臂、埋件等结构件的校正。
2)校正方法的采用(火焰校正法、机械校正法),应按设计要求和合同技术规范进行。
3)经校正处理后的结构件的形状公差,应符合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