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HTRI学习笔记范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31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HTRI学习笔记范文.docx

上传人:泰山小桥流水 2022/6/16 文件大小:3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HTRI学习笔记范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
换热器通用的两个模拟软件功能和模块
1、计算模式
Design设计:在软件中输入换热器的工艺参数,然后由软件来计算需要的热负荷,然后计算其他缺
少的几何结构、热传达系数和压力降,除不凝气、流体均布、加强混淆;
③G型(分流)壳体较F型壳体更受欢迎,因为G型温度校正因子与F型相当,但壳程压降比F型小好多;若压降还不能知足,可考虑H型;
X型壳体压降最小,合用于气体加热、冷却和真空冷凝。
TEMA中E壳程经验定位为垂直(垂直主要有几种情况:①
简化的换热器模型②垂直管侧热虹吸③防备相分其他进料 /出料换热器④当要求过冷时管侧冷凝) ,其余
的常定位为水平;
⑥当温度差校正系数小于 ,应采用多壳程。但由于壳程隔板在制造、安装和检修方面都很
困难,故一般不采用,常用的方法是将几个换热器串通使用,以代替多壳程。
3、换热管选型(参照标准、材料选择,规格型号)
①换热管直径与管间距的选择
一般管外径为 ,;
19mm的管子应用于以下情况: (a)管侧流体的污垢系数≤ ;(b)水做冷却介质走管内;
(c)污垢没有严格要求; 25mm的管合用于以下情况: (a)管侧流体的污垢系数≥ ;(b)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5
精品文档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6
精品文档
..
于工艺设计考虑,如换热器的允许压降较小时。
②管长
管长L和壳内径 ID的比率应适合,一般 L/ID=4~6,一般首选长 6m或3m。
③管子材料
从管子材料下拉列表中选择,或许输入管材的密度、导电性和弹性模数、最大无支持跨度。这些数据在计算热阻、振动和重量估算时要用到。当管内外流体均为腐化性流体时,采用双金属管。
Tubethermalconductivity :指定管材料的热传导性。当你的管材不在 IST提供的材料库中时, 就需
要输入此值。
Taperangle-锥形度:只应用在管侧逆流冷凝模拟中,设置管子底部的锥度。这一角度水平测量,其
值范围0~75。
TubepassArrangementpanel:换热器管制中管程的设置和通路的宽度设置。在此面板中,出现对称
排列开关。
Numberofparallelpasslanes:设定平行于交错流的管通路的数量。对无折流板换热器,这里设置:
水平壳程:垂直管通路的数量;垂直壳程:平行于壳侧管入口中心线的管通路的数量。
4、管子布置及分层设置
①Tube若无给定数值,则排列方式选 30度。
②排列角度: 30、45、60和90度。其中 30度最常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多半是 30度布置(除
再沸器外);浮头式换热器多采用 30度和60度排列方式;正方形( 90度)和旋转正方形( 45度)布
置形式用于壳侧为黏性流体的情况,合用于当进行机械冲洗时需移动管制的情况。 45度多用于壳程单
相层流、易结垢、冷凝工况; 90度可使壳程气相更好逸出。 30°/60°排管:在相同壳体内比其他排管
方式可多排 15%管子,但壳程无法机械冲洗。相同管心距和流量下,壳程传热膜系数( h0)和压降降低
的次序为:30°>45°>60°>90°。要注意换热管的排列角度是由流过管子的流体决定的,而不是完
全由管制的定位方向决定。三角形布置有利于壳程物流的湍流;正方形和旋转正方形布置有利于冲洗。
③设计时无需输入壳程内径,核算和模拟时壳程内径是唯一需要输入的壳侧参数,可根据设计结果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
精品文档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6
精品文档
..
输入。
④管程允许的值有
1、2、3、4、6、8、10、12、14、16,最常用的是1,2和4。管程数Np可按
下式计算:Np=
u
u-管程内流体的适宜速度(m/s);u'
u'
-管程内流体的实际速度(m/s)。
然后再根据管侧的流速及压降进行调整。
⑤对管侧冷凝或单相流,IST假设第一管程在壳程的最上方;关于管侧沸腾,
IST假设第一管程在
壳程的最底端。这一点在管程布置窗口容易被忽略。
最大管程数
壳内径
最大管程数
<250
4
250
510
6
510
760
8
760
1020
10
1270
12
⑥RigorousTubecount:指定严格管数计算方法,如果你勾选了此项, IST就会应用此方法计算, 在
“De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