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肺功效及血气剖析.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肺功效及血气剖析.doc

上传人:rjmy2261 2017/5/13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肺功效及血气剖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血气分析:肺气体交换评估的金标准。 1. Pa O 2: 评价氧合。其降低主要有 3 种可能性:1 -通气血流比异常, 如动静脉分流、死腔通气:前者最常见, FiO 2 增加对其基本无效,后者增加 FiO 2 有效。 2- 有效通气不足: Pa CO 2 往往更容易出现异常,对升高 FiO 2 效果最好。 3- 弥散功能障碍:对 FiO 2增加有一定效果。以上 1,3 情况对 PaO 2 影响较大,对 Pa CO 2 影响较小。同时评价 PaO 2 必须考虑 FiO 2。 PaO 2/ FiO 2< 300 考虑呼衰 2. Pa CO 2: 与二氧化碳生成量成正比,与肺泡通气量成反比。(不是分钟通气量) 评价肺泡通气量。 3 .动脉 PH : 取决于碳酸氢根浓度与 Pa CO 2 的比值。酸碱失衡预期代偿,若超出则表明有混合酸碱失衡。呼吸性酸中毒:急性: △ HCO 3 --= ×△ Pa CO 2 慢性: △ HCO 3 --= ×△ Pa CO 2 呼吸性碱中毒:急性: △ HCO 3 --= ×△ Pa CO 2 慢性: △ HCO 3 --= ×△ Pa CO 2 代谢性酸中毒: △ Pa CO 2= ×△ HCO 3 -- 代谢性碱中毒: △ Pa CO 2 = ×△ HCO 3 -- 4.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P( A-a )O 2 吸空气时, 正常应小于 15mmHg , 年长者应小于 30mmHg , 但吸氧可以造成其增大, FiO 2= ,应小于 70mmHg ,吸纯氧应小于 100mmHg 。低氧时, P( A-a )O 2 在中枢性通气不足中是正常的,其余则不正常。动静脉分流的动脉血气特征是低氧血症伴明显增大的 P( A-a )O 2 ,一般大于 60mmHg ,且对吸氧缺乏反应。一般现在主张用呼吸指数( RI )来评价 RI=P( A-a )O 2/ PaO 2, 正常为 - , 如果>1 ,表明有氧合功能明显减退,如果>2 ,常需行机械通气。 S /Q T :分流分数,是评价氧合的金标准。 Q S /Q T=( 肺毛细血管氧含量-动脉血氧含量)/( 肺毛细血管氧含量-混合静脉血氧含量) 其值主要代表动静脉分流与死腔通气的综合效应,但若吸入纯氧,则代表动静脉分流。在临床上使用较少。有一经验公式,在吸入纯氧时, PaO 2 应大于 600mmHg ,若低于此值,但大于 150mmHg ,则可根据此公式算出右向左分流百分比。 a =( 673- PaO 2) / 760 分流量= a/ (a+) 6. HCO 3 - 浓度(实际碳酸氢盐, AB ) 正常为 22- 26mmol/L ,若低于 18mmol/L ,考虑补充,先补半量。碳酸氢钠 mmol = × 体重( kg)× (正常-实测) 100ml 5% 碳酸氢钠= 60mmol 补充 5% 碳酸氢钠 ml 数= × 体重( kg)× (正常-实测), 首次给 1/2 7. 标准碳酸氢盐( SB ) SB 是指血液在 38 度,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条件下,与 Pa CO 2为 40mmHg 的气体平衡后所测得的血浆 HCO 3 - 浓度。 AB 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