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珍爱生命 防震减灾.ppt

格式:ppt   大小:13,035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珍爱生命 防震减灾.ppt

上传人:xunlai783 2022/6/16 文件大小:12.7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珍爱生命 防震减灾.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珍爱生命,防震减灾
一年级主题班会
四川再次发生大地震
2013年4月20日(昨天)早上8时02分,。截至今日14时30分,、成都、眉山、德阳、绵阳、乐山、宜宾、内江、资阳、甘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是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美国国际救援小组(ARTI)的首席救援者 道格·库普
你一定要知道的 地震活命三角区


什么是地震活命三角区
物体越结实 形成三角形
空间就越大
大床
桌子
沙发
汽车
活命三角区
活命三角区
这是倒下的墙和梁
这是倒下的墙和梁
发生地震时一定要找到可以构成三角区的空间去躲避
哪里可以迅速找到活命三角区?
如果你来不及逃到室外,这里都可以是:
最好躲在支撑多空间小的卫生间
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公共场所救护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
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被埋时的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
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保存体力
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地震时要坚持的原则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确认安全是关键。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在学校怎样避震
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在野外和海边怎样避震
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等;
在海边: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在商场、书店、展览饱、地铁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远离玻璃橱窗、柜台或其他危险物品旁边;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特殊情况下的求生要点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待摇晃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转移时要弯腰或匍匐、逆风而行。 燃气泄漏时:同火灾时一样,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布后住口鼻,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特殊情况下的求生要点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震后互救
救人方法
1、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2、使伤者头部暴露在外,保持呼吸通畅。
3、不能生扯硬拉,加重伤情。
4、暂时不能救出的,要留有标志,等待救援。
总之,地震时不能慌张,要冷静的判断形式,以便采取相应的自救、互救措施
地震后要注意什么
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