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docx

格式:docx   大小:50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docx

上传人:我是开始 2022/6/17 文件大小:5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不渴望你们一跃千里,只希望你们日进一步!
第一单元升和毫引、容量单位的产生1、
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单位:升或毫升。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L)作单位。
什么,再求什么;2、要根据题意找到有关联的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列综合算式解答;3、可以用“把得数代入原题法”或“另解法”检验。
四、简单的周期: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
1、按周期排列的物体总是一组一组出现的,至少观察两组物体才能发现规律。
2、用排一排、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能很快发现规律。
3、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问题比较方便。
例题:有同样大小的红珠、日珠、黑珠共180个,按4个红珠、3个日珠、2个黑珠的顺序排列着红珠有(80)个,第105个珠子是(日)颜色的。
180+(4+3+2)=20(组)4X20=80(个)
105
+(4+3+2)=11(组),,6(个)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①站在任意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同样的物体,从不同的面看到的图形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个面观察,看到的图形也有可能一样。②几何体与三视图之间的转化(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形状称为三视图)
注意: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形状时要注意用尺子画线且底边在同一直线上。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1)统计时,数数据要按顺序数,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每数一个都要做好标记。分段整理:
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再填在统计表里(注意统计表只是记录最后的结果)。
统计完之后,检查一遍统计的数据总和是否与题中数据总和相等。
(2)条形统计图:要写好日期,看清每一格代表的数值是多少。根据数据的多少画出直条的高度,
每画好一个柱状图,要在上面写上所对应的数据。
条形统计图5要素:横轴(统计项目)、纵轴(统计单位)、统计直条(直条上标数字)、图名、
制图日期2、分段整理数据有时统计要分段整理数据,数据分段时,要注意每段之间要“连续”,整理数据要按一定的顺序,
做到数据不遗漏、不重复,还要注意检查统计表里的合计数。
3、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介于这组数据最多的和最少的数之间。
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移多补少(取长补短);一种是先合再分,即用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平均数=总数十总份数(人数);总数=平均数x总份数4、运动与身体变化:通常情况下,体育运动都会引起脉搏的加快,而不同运动量所引起的脉搏
加快的程度也不一样。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列表、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
1、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列式解答;4、检验反思分析数量关系:
可以从条件想起,看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也可以从问题想起,看要求题目中的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去寻找相关的已知条件,逐步解答问题。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