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针对外乡团购网站-拉手网的案例剖析.doc

格式:doc   大小:22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针对外乡团购网站-拉手网的案例剖析.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7/5/13 文件大小:2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针对外乡团购网站-拉手网的案例剖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针对本土团购网站-拉手网的案例分析班级: 市场营销 2班邮箱: sports256@ 完成时间: 2011 年6月 23日前言过去的一年中,互联网上最火爆的词汇是什么?恐怕除了微博,就是团购了。自中国首家 Groupon 模仿者上线仅仅几个月之内,团购网站的数量就增加到了 1726 家,重量级选手已经悉数入场,除了第三方团购网站外,三大门户、B2C 电子商务平台、 SNS 社区等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团购平台。仿佛一夜之间,团购网站就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了。团购利用电子商务正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迅速发展,成为电子商务的一个新亮点,衍生出了新的团购电子商务模式。团购是服务类商家的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实际上是扩展了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原来只能买产品,现在可以买服务。自2010 年1月,中国第一家团购网站“满座网”上线之后,美团网、拉手网、糯米网等团购网站相继上线,一时间,形成了团购网站遍地开花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 2011 年5月,中国团购网站已经多达五千余家。众多的团购网站中拉手网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无论是网站流量、用户支持度、销售额,还是企业规模上,拉手网都已稳居市场第一的位置,在产品内容上, 创造性地推出了一日多团、午餐秒杀、酒店频道等创新性产品。成立至今,拉手网的注册用户数量已经突破 300 万,月均访问量突破 3000 万,开通服务的城市超过100 个,2010 年交易额接近 10亿元人民币,并且仍以每月 100% 的速度成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拉手在号称“千团大战”的团购市场脱颖而出,成为团购网站中的“老大”。尽管拉手网现在的发展势头正猛,但是 的一次曝光,却让所有人看到这光鲜亮丽的背后,隐藏着是无数的诟病和问题:诸如不审核团购企业资质、提供虚假商品、无法保证团购商品质量等问题已经在央视“3·15”晚会上遭到曝光, 其中拉手网均榜上有名。面对信誉问题、市场风险、激烈竞争、模式的极易复制、提供产品服务的同质化和急速扩张带来的诸多问题拉手网该如何应对? 众多的网络巨头纷纷剑指团购市场 groupon 与腾讯的结合、淘宝、京东商城的强势出手更加剧了团购行业的混战,虽然在千团大战中取胜,但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已经开始,究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拉手网必然不会坐以待毙。那么拉手网的未来会是如何?团购网站未来又会如何?是去除糟粕留下精华还是未来的“万团激战”请拭目以待关键词:团购网站拉手网存在问题未来趋势目录前言.................................................................................................................................................... 1 背景.................................................................................................................................................... 4 一、网站概况.................................................................................................................................. 5 1 、基本情况.............................................................................................................................. 5 2 、公司管理层.......................................................................................................................... 6 3 、购物流程.............................................................................................................................. 6 二、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