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zkusha 2022/6/17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一、多选:
1、比较文学学科形成标志:(1)名称提出;(2)讲座、课程开设;(3)创办杂志;(4)出版专著
2、比较文学法国学派成员:代表人物(三位奠基人:维尔曼“比较文学之父”、安培“创建比较文学史”、圣伯夫“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及其作品,在中国“五四”时期一群诗人中流传,并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呈现出相当复杂的形态。
1)郭沫若从泰戈尔的泛神论思想中吸收了追求个性解放和反抗封建势力的力量,如《天狗》中所表现的那样一种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境界,与泰戈尔的泛神论思想存在密切关系。 2)冰心则从那里接受了以母爱、童真和自然美为主的“泛神论”,其诗显得更加恬静和柔和。
3)王统照受到其“泛神论”哲学思想的影响,总是在作品中尚自然、忆童心,表现出阴郁朦胧的风格。
4)徐志摩则接受其诗歌的艺术表达技巧,写出了许多清新明快、飘逸空灵的诗作,如《雪花的快乐》。
四、形象学研究的内容
1)注视者,是当代形象研究学研究的重心。
2)先见。在所有制约形象塑造者观看异国的方式中,先见的地位最为重要,因为观看者所拥有的经验世界、知识体系、价值参照、认知方式和伦理取向,决定着他在观看时所持有的立场、观点、伦理态度及价值评判标准。见盘踞在人的内心,根深蒂固,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观察者观看他者的重要因素。
3)身份。有先天的血缘、种族、性别,有后天的职业、社团,这些身份能获得某些便利但也要求承担相应的责任。观察者不论是到异国旅行、访问,还是在异国长久居住,都不可避免地要有一定的身份。身份一方面赋予人既定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也对人的活动领域及方式做出某些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身份直接决定着观察者在异国能够接触的人群和社会
生活的层面。
4)时间、距离和频次。首先,观看时间的长短决定了他看到的是细致还是粗略,是走马观花还是下马看花。其次,观看距离则具有物理和心理双重含义。其中的远与近,决定了观看的清晰与模糊、兴趣盎然与兴味索然。最后,观看频次的高与低同样会影响观者对他者的印象。低频次的观看会使对象局部化、单面化,对他者形象的把握也会流于粗浅、零碎,而高频次的观看则使对象趋于整体化、多维化,观者塑造的他者形象也会趋于完整、细腻。 5)他者(被注视者)
指存在于文学作品及相关的游记、回忆录等各种文字资料中的异国人、异国地理环境、异国肖像(如绘画、瓷器、园林等)。
6)异国肖像,常常比口语和文字的民俗意义更有趣,更生动活泼,也将表情达意和馈赠、装饰、供奉功能融合,对注视者产生重要影响。
7)异国地理环境,对异国人的生理特征、生产活动、生产方式的制约作用。 8)异国人,三大人种生理上的差异会对民族性格产生一定影响
9)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
10)狂热,理想化异国形象
11)憎恶,丑化和妖魔化他者形象
12)亲善,平等对话交流
五、鲁迅受哪些外国作家的影响。
?鲁迅接受了不少俄国作家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果戈理、契诃夫和安德烈耶夫。他的《狂人日记》在作品体裁、人物设置、表现手法和结局处理等方面,都与果戈理有相似之处;他创作时平淡中的冷峻和含蓄、平凡细微处的深刻和凝重,都得益于契诃夫,他小说中象征与交融的手法、悲愤沉郁的基调,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安德烈耶夫的影响分不开。
?此外,日本的小说(夏目漱石和森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