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学基础实习报告地学基础实习报告学院:资源学院班级:土地资源管理 201402 姓名:王雪桦学号: 20147883 指导老师:郑子成老师吴德勇老师——全国一百所“ 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地学基础实习报告 1 实习时间 2015 年12月17日2 实习路线金马河?映秀?都江堰 3 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课堂知识。结合课堂和书本的理论知识,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为后继的专业课和就业打好基础。 4 实习要求○ 1结合资料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状况,观察当地的地貌特征,分析该地的利用布局方式,并谈谈实际的利用开发方式的合理之处与不合理之处。○ 2综合分析比较金马河、映秀、都江堰三个地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从分析土壤、岩石、植被等微观角度的特征,到分析地势地形等宏观角度的特征,分析当地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以及应对措施。 5 实习内容 金马河 区域概况地学基础实习报告金马河,又名正南江,是岷江干流,属干流局部河段,全长 公里。始流河段河宽 96-104 米,过江制闸后又复称岷江。成都金马河是长江上游的两处险工段之一,是主要的排洪通道,也是成都平原重要的防洪屏障。金马河过江制闸后,地势骤然开阔,河床随之加宽,河流流速骤减,河水携带固体物质的能力降低,沙石沿河道淤积,使得河床逐年抬高。同时河洲遍布,岔濠众多,滩沱相间,经洪水冲刷后,河床沙洲具有很强的活动性,不仅不断改变外形,且移动迅速,使得河道弯曲,河床左右摇摆不定。两岸土质疏松,易于冲刷展平,流水含沙量大且水流十分散乱,使得主槽位置经常移动,摆动幅度很大,特别是在汛期, 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宽、浅、弯的游荡性河流。由于金马河地处四川盆地中部的成都平原,由成都平原水系,即岷江水系冲积而成,多成树枝状和格子状水系,其中,格子状水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金马河的水为碳酸盐水,含有较高的 HCO 3 -和Ca 2+,所以对可溶性岩石有较强的溶蚀能力。如示意图 1所示,金马河河流经过截弯取直和向源侵蚀后,河道较平直,河漫滩上的沉积物磨圆度也较高,属壮年期河流。 河流的地质作用金马河的流水作用主要有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有下切侵蚀和向旁侵蚀两种。下切侵蚀使得金马河的河床或沟床加深,横剖面呈“U”形。在水流冲刷作用下,下蚀不仅会加深河床或沟床, 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蚀离,并使其向上游源头侵蚀后退,产生向源侵蚀,使金马河河身延长。向旁侵蚀使得金马河河床左右迁徙,谷坡后退,河床及谷底加宽。在弯曲的河道中,从凸岸流向凹岸的表面流水和从凹岸经河底流向凸岸的底流构成一个连续的螺旋性向前移动的水流,即横向环流,在横向环流的作用下, 水体向凹岸集中,使凹岸水面抬高,凸岸水面降低,同时,凹岸的物质逐渐被水地学基础实习报告流卷向凸岸,形成凹岸更凹,凸岸更凸的现象。 搬运作用河流的搬运作用有四种,分别是推运、跃运、悬运和溶运。流水携带泥沙和砾石沿底面滚动或滑动,流水中的沙粒由于上下压力差,呈跳跃式向前搬运,当流水的流速大于颗粒沉速时,泥沙被带到距底床一定高度位置呈悬浮状搬运。由于金马河的水为碳酸水,含有较多的 HCO 3 -和Ca 2+,可溶性岩石及矿物成分溶解于河水,以离子状态进行搬运。 沉积作用金马河过江制闸后,地势骤然开阔,河床随之加宽,水流流速骤减,水量减少,泥沙增多,导致搬运能力减弱,河流发生沉积作用,沉积下来的冲积物分选性好,磨圆度较好,成层性较清楚,具有韵律性,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的物质逐渐变细。 河漫滩及开发利用实习时,我们所站的位置便位于金马河的河漫滩。单向横向环流使河床的凹岸遭受侵蚀,掏蚀岸壁下部,使谷坡后退,原先的“V”形河谷逐渐展宽,洪水期这种作用更加显著,随着河谷不断展宽,枯水期一部分河床浅滩露出水面,河床的位置向凹岸移动,河床的平面形态为微弯曲, 河床继续向凹岸移动,河床浅滩更加展宽,以致枯水期有大片土地露出水面,于是形成雏形河漫滩,在此基础上,河床进一步展宽,由于雏形河漫滩上水较浅, 水流很慢,河床底部挟带的粗粒碎屑物无法被带到雏形河漫滩上,只有细沙和黏土质细粒物质被搬运至此,这时雏形河漫滩就转变为河漫滩。我们实习的时间正好处于金马河的枯水期,正好可以看见大片的裸露的河漫滩,这些河漫滩是近代河流冲积物堆积而成的,是经历了上百年的地质作用形成的。通过对河漫滩上堆积物的观察,可以看出河漫滩典型的二元结构——上层细、下层粗,近河岸粗、远河岸细。同时还可以看到河漫滩上大量的鹅卵石等堆积物,这些堆积物磨圆度好,分选性好。由于非常年洪水会淹没河漫滩,所以河漫滩不适于开发利用。实习时,我们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