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农业多功能协调性刍议.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业多功能协调性刍议.docx

上传人:Alphago 2022/6/1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业多功能协调性刍议.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农业多功能协调性刍议
5
陕西省农业多功能协调性实证分析
陕西省农业格局与中国整体的农业格局相吻合,可以作为我国农业的缩影。农业多功能指标及功效系数农业功能的发挥主要涉及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1
农业多功能协调性刍议
5
陕西省农业多功能协调性实证分析
陕西省农业格局与中国整体的农业格局相吻合,可以作为我国农业的缩影。农业多功能指标及功效系数农业功能的发挥主要涉及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一些文献把农业的文化功能单独列出,但农业文化功能难以量化,而且数据的可获得性较低,因此,本争论把文化功能并入农业的社会功能中。农业系统是一个简洁多变的系统,本争论参考不同学者的相关争论成果,并结合陕西省社会经济和农业进展的实际状况,依据科学性、有用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的原则,共筛选出28项指标(表2)。本争论分析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0~2010年,指标下限值选取2000~2010年同类指标最低值,指标上限值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陕西省"十二五"进展规划得出。同时,为了避开指标的功效系数中消逝0和1,将指标上、下限进一步调整,即上限放大1%,下限缩小1%。陕西省农业多功能协调度及协调等级依据协调度模型中的公式(1)、(2)可测算出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值,再依据功效系数值以及公式(3),则可测算出2000~2010年陕西省农业多功能及单功能协调度,并可确定协调等级。农业多功能协调性变化分析经济功能协调性从表3可以看出,2000~2010年陕西省农业经济功能协调度变化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协调等级由1级上升到9级,由极度失调进展到高度协调,反映了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省农业经济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争论时段内,2000~2004年处于失调状态,其中,2003年以前除了恩格尔系数、GDP能耗和农业生产总值比例等3项指标的功效系数稍高外,;至2004年农业总产值和人均农业财政支出两项指标的功效系数大幅提高,其他指标的功效系数也有确定增长,经济功能的协调等级由1级上升至5级,由高度失调转变为弱度失调。2006年是经济功能由失调到协调的转折点,直至2010年陕西省农业多功能协调度不断增加,协调等级不断上升,表明陕西省农业的经济功能已处于一个良性协调进展阶段。社会功能协调性在争论时段内,陕西省农业社会功能协调状态呈上升趋势,协调等级由1级上升至5级,由极度失调上升为弱度失调,但总体上陕西省农业社会功能照旧处于失调状态。分析社会功能的功效系数可以看出,人均粮食、人均肉、人均水果以及粮食单产的功效系数稳步增加,,说明农业在供应人们所需农产品方面的社会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粮食平安得到了较好保障,,反映了陕西省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表明农业赐予农夫的收入支撑作用在减弱,促成了农业社会功能的失调。
此外,第一产业就业比例的功效系数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表明农业生产吸取了陕西省很大一部分的农业人口,农业照旧担当着很重要的供应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功能。生态功能协调性20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