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6,307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ppt课件.ppt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22/6/17 文件大小:6.1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主要内容
微生物基本知识:
目的和意义: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及其特性:
一、微生物
定义:一群个体微小,肉眼看不到或很难看清其个体的生物,需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或几万倍。
特性:
个体微小:-1主要内容
微生物基本知识:
目的和意义: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及其特性:
一、微生物
定义:一群个体微小,肉眼看不到或很难看清其个体的生物,需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或几万倍。
特性:
个体微小:-1um;
分布广、种类多:几亿到数十亿/g肥沃土壤;
繁殖快:20m繁殖一代,一昼夜即72代;
易变异、易培养。
二、意义
了解微生物: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特性、污染源、最适生长条件、预防措施。
三 菌落总数
定义:菌落总数常指37℃培养48h,需氧,一定PH和营养条件下每克(固体食品)或每毫升(液体食品)或每平方厘米面积(操作案面、手及工器具)上的菌落总数。
3M测试片上菌落总数
菌类
生长温度(℃)
举例
最低
最适
最高
嗜冷菌
-10~5
10~20
25~30
水和冷藏中的细菌
嗜温菌
10~20
25~30
40~45
腐生菌
10~20
37~40
40~45
病原菌
嗜热菌
25~45
50~55
70~80
堆肥中的细菌
不同细菌适宜的生长温度
卫生学意义:
作为食品被污染程度(清洁程度)的标志: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用来预测食品的耐存性:即利用食品中细菌总数作为评定食品***变质(新鲜度)的指标。
食品环境中微生物的抑制、杀灭、防止
干热:火烧、烘烤
湿热灭菌:水煮、巴氏消毒、高压蒸汽
干燥:粮食、脱水蔬菜
辐射:紫外、放射性同位素
超声波
微波
化学杀菌剂和消毒剂
过滤除菌
污染源:
生产用水:净化消毒,例:畜禽宰后沙门氏检出率高于宰前牲畜粪便中的检出率。
空气:灰尘、水沫、痰液、鼻涕、唾液,大水滴浮游30m,小水滴可停留4-6h;
人及动物:皮肤、衣帽、头发;鼠、蝇、蟑螂
用具及杂物:原料包装容器、运输工具、生产加工设备、成品包装材料或容器。
预防措施:
人员卫生:70-75%酒精每15m消毒手与工器具;
辅料、香辛料控制:蛋白质-通风干燥处;各类淀粉、盐、糖无杂质;香辛料粉状细度在60目以上,灭菌后再加;
环境卫生:水定期消毒、空气二氧化***喷雾或熏蒸、地面每班清洗消毒;
重要环节卫生控制:
原料肉解冻:及时去外包装并清理;解冻时,室温≤10℃,挑拣后无杂骨、淤血、淋巴、污物、血肉、病变等。
斩拌等环节:腌制间温度;料馅存放温度不超过10℃,放置不超过2h,随斩随灌,半成品及时入炉。
包装及灭菌:出炉后置冷却间,中心温度降至室温再包装,尽快灭菌;二次杀菌时确保食物内部达88℃保持15m;成品灭菌后快速冷却,及时入成品库。
四、大肠菌群
大肠杆菌扫描电镜照片
大肠杆菌透射电镜照片
大肠杆菌平板图
大肠杆菌微菌落照片
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照片
3M测试片上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
特性:大肠杆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
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
卫生意义: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标菌。
污染源:主要来源于人畜的粪便,大肠菌群越多,表明样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越大,也就是受肠道中病原菌随粪便侵入食品的可能性越大。
预防措施:入厕后要洗手消毒才能进车间。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
意义:世界性卫生问题,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道,其肠***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美国33%,加拿大45%,我国也很多。
特性:37℃,中性环境生长最快,有高度耐盐性(10-15%),潜在危险,可以产生肠***(50%-70%)。肠***可耐100℃煮沸30m不被破坏,所以熟食加工厂从原料到加工的各环节都不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乳酸15m内可杀死。
3M测试片上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原菌:可感染人和动物皮肤损伤处,引起化脓性炎症,会引起***型食物中毒,主要症状为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腹泻)
分布:空气、水、灰尘、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常见于春夏季;中毒食品种类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带菌率83%,所以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污染源。
预防措施:
防止带菌人群对食物的交叉污染, 患局部化脓性感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