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2 年采油工程技术总结及 2013 年重点工作安排六、优化钻井运行效率,确保产能顺利实 2012 年计划钻井 406 口(其中八厂本部 354 口,模范屯 52口) 。计划基建 390 口(其中八厂本部 331 口,模范屯 59口) 。截止 2012 年 11月15 日, 完成 2012 年基建井口( 代用井 59口), 完成 2013 年基建井 142 口。除8 口低洼水平井外, 2012 年基建井在今年 6 月之前已全部完钻,创造了年度钻机最大保有量仅有部的情况下,钻井任务完成的新纪录,为产能建设赢得了时间。一、规范钻井运行管理,提高运行效率随着我厂综合含水和单井产量递减率的不断上升,为保证原油稳产, 钻井任务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厂油藏发育特点及滚动开发方式,在钻井任务重,钻机数量少,涉及部门广的情况下,总结了以往加强协调、紧密沟通、精细运行经验的同时,积极组织人员深入现场、认真分析、找出影响钻机效率的关键环节,积极处理问题,提高了钻井运行管理水平。(一)明确影响我厂钻机运行效率的具体因素通过现场实践和实际分析来看,影响钻井效率的因素有多种,但归纳影响钻井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客观因素,包括气候及自然灾害、油藏条件、钻机检修等; 另一类是主观因素,包括钻井生产计划下达、生产运行模式、钻前工程、相关单位协调、复杂地企关系及事故处理等。气候条件、油藏地质条件和人员机械检修是自然存在以及保证钻机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无法改变。因此,提高钻井效率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降低和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二)提高我厂钻机运行效率的模式方法 1 、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厂产能建设的钻井运行模式通过几年多的实践摸索,建立了以保障产能建设工程为目标,由计划规划部、生产运行部牵头,工程技术大队大队组织协调,油田管理部、基 2 建管理中心、地质大队、规划设计研究所通力合作的钻井运行模式,有效的提高了钻井运行效率。 2 、降低钻井计划因素的影响,提高钻井运行效率受钻井计划下达时间影响,三季度钻机动用量和运行效率一直不高。今年工程技术大队的积极协调组织,在各部门单位的积极配合下,一举扭转了往年同期钻机等停或外调的颓势, 同比 2011 年, 2012 年三季度多钻井 20 余口, 多打进尺3万余米。 2013 年产能区块大规模开钻较 2012 年提前了近 1 个月。 3 、优化平台布井方案,提高钻井运行效率将新井布置在老井场附近,节省通井路扫线时间。永乐加密 123 口井中有 108 口布置在老井场或附近,减少通井路 、井场临时征地 371 亩,节省通井路扫线和井场平整时间约 天,提高了钻井运行效率。 4 、避开敏感区域,减少地企矛盾纠纷通过现场勘查发现的村屯、养殖场、学校、果园、树地、养鱼池等敏感区域,在地面布井过程中对井位做相应调整,尽量避免了地企纠纷和村民无理阻挠情况的发生,提高了钻井运行效率。 3 5 、缩短简化平台优化及井位调查工作模式,提高钻井运行效率 2012 年钻井平台优化打破以往反复冗长的工作模式,采用平台优化与现场勘查相结合,达到了一次现场勘查就能将平台优化方案确定的工作效率,平均可节省出征地图时间 10 天。 6 、科学编制运行计划,提高钻井运行效率 2012 年钻井运行借鉴 2011 年钻井运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