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杜绝校园霸凌PPT校园霸凌特点种类预防霸凌应对策略PPT课件(带内容).pptx

格式:pptx   大小:27,175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杜绝校园霸凌PPT校园霸凌特点种类预防霸凌应对策略PPT课件(带内容).pptx

上传人:禄予风 2022/6/18 文件大小:26.5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杜绝校园霸凌PPT校园霸凌特点种类预防霸凌应对策略PPT课件(带内容).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杜绝校园霸凌
预防校园凌辱主题班会
特点种类预防/霸凌应对策略
制作:XXX
ELIMINATE BULLYING ON CAMPUS
目录
CONTENTS
校园霸凌概述
1
校园霸凌的特点
2
校园霸凌的预防

这一类型的霸凌往往牵涉到言语的霸凌,常会牵涉散播不实的谣言,或是排挤、离间小团体的成员
伴随而来的人际疏离感,经常让受害者觉得无助、沮丧。
校园霸凌的种类
03
此类霸凌亦相当常见,主要是透过语言来来伤害对方。其中包括取绰号、用言语刺伤、嘲笑弱势同侪、恐吓威胁等。
这种方式很容易使人心理受伤,既快又刺中要害,虽然肉眼看不到伤口,但它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有时比身体上的攻击来得更严重,而且言语上的欺负与嘲笑很可能是肢体霸凌的前奏曲。
校园霸凌的种类
03
二、言语霸凌
肉眼看不到伤口,心理伤害大
这是所有霸凌中最容易辨认的一种型态,它有着相当具体的行为表现,通常也会在受害者身上留下明显的伤痕,包括踢打弱势同侪、抢夺他们的东西等。
另外,霸凌者通常是全校都认识的学生,他们对别人霸凌的行为也会随着他们年纪的增长而变本加厉。
校园霸凌的种类
03
三、肢体霸凌
最令孩子恐惧
「性霸凌」的具体表现行为如下:
、评论或讥笑:如***、波霸、飞机场、矮冬瓜等。
:男人婆、娘娘腔、***都是常见对性取向、性行为的嘲笑。
校园霸凌的种类
03
四、性霸凌
校园里大开黄腔 类似性骚扰、性暴力,以身体、性别、性取向、性征作取笑或评论的行为;或是以性的方式施以身体上的侵犯。
:孩子之间会流传关于性的谣言,如谁和谁在厕所接吻,或是谁和谁发生性关系。
:以性的方式摩擦或抓某人的身体,或是迫使某人涉入非自愿的性行为中;除严重的性侵害外,举凡触碰下体、屁股、胸部、脱裤子、 掀裙子、 偷看上厕所、偷看换衣服,或是学童间流行的游戏俗称「阿鲁巴」、「爆内裤」、「千年杀」皆属此类
校园霸凌的种类
03
03
04
这是受凌儿童长期遭受欺压之后的反击行为。通常面对霸凌时他们生理上会自然的予以回击;有的时候被害者则是为了报复,对着曾霸凌他的人口出威胁。也有部分受凌儿童会去欺负比他更弱势的人,这都属于反击型的霸凌。
必须注意的是,有时此类霸凌的结果相当可怕,在美国甚至有孩子因受不了长期欺凌而携枪至学校射杀同学与老师。
校园霸凌的种类
03
五、反击型霸凌
受害者与加害者一线之隔
随着网络世界的发展,另一种新兴的霸凌方式-网络霸凌(cyber bully)也开始出现;孩子身处信息爆炸的环境,能以快速、多元且便利的管道来交友、聊天、玩游戏,而在网络的世界里,由于隐匿性高、传播范围无远弗届,孩子很容易成为网络世界的霸凌者。
孩子使用网络散布谣言、留下辱骂或嘲笑的字眼等,倘若孩子经常从事这些行为,就是网络世界的霸凌者。
校园霸凌的种类
03
六、网络霸凌
速度快、管道多、杀伤力大
已经做出一些会对别人造成伤害的玩笑举动,但自己可能毫无自觉。

依霸凌程度可分为下列三种
经常做一些危险、错误且应该受管教和约束的行为。比方说未经别人同意之下,就张贴别人的照片,或公布别人的秘密,或匿名威胁别人等的「网络小混混」

重复且多次在网络上做出各种伤害人的举动,而且已有犯罪之虞。比方说寄色情或恐怖的电子信件给别人、如黑客般侵入别人的计算机,或故意寄病毒给别人…等濒临犯罪边缘的

校园霸凌的种类
03
PART 04
校园霸凌的预防
ELIMINATE BULLYING ON CAMPUS
04
不做受害者
不做欺凌者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
旁观者
预防“校园霸凌”,应做到“三不”
校园霸凌的预防
04
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 结伴而行。
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 不采用过激方式。
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避免成为霸凌者的目标
校园霸凌的预防
04
01
03
04
05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拒绝成为欺凌者
,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帮助被欺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