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资本 运营 教程
课程的主要内容
引言
资本运营的定义和意义
案例:安然
国企公司化改革
公司的概念
国企改革的总路线
案例:重庆嘉化改制
案例:TCL改制
上市和融资
公司治理
案例:郑百文重组
并购
概念
并购的历期经济发展的绩效来说,宪政体制改革先行的国家并不一定好于宪政改革后行的国家,如印、日、新
宪政不能通过“大爆炸”的改革在一夜之间建立起来
能否利用技术差距加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战略
郎顾公案
保姆理论
必须停止瓜分国资式的产权改革
主张大政府主义,国企效率并不低于私企
国企提高效率的关键是建立经理人员的信托责任
张维迎:产权改革是创造财富的过程,要善待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的人
周其仁:降低国企交易的路径是产权改革
陈志武:案例分析法本身有失误
改革的主要措施
将传统国企改建为独立经济组织
政企分离
社会职能移交
防御性重组
主辅分离和减员增效
贷改投和补充资本金试点
政策性关破
公司化改革
组建各种形式的公司
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民营化
完善内部治理
国企民营化的实践
以资产换身份
长沙“两个置换”(2000)
大中型国企辅业改制
直接出售给私人或外资
诸城现象(1992-97)
顺德改制(1993)
“苏南模式”转轨
“自发”和“非正式”私有化
改革的博奕
政府
经理
职工
改/不改
不改,则收益愈见少,风险愈见大;改则面临一系列经济和政治上的成本和风险
选择权较小;但由于得益多,基本支持改
由于改革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多,多数职工持消极态度;但对于决策的影响很小
如何改
由于缺少有效信息,限于对改革方案的审批;批准与否取决于它承担改革成本和风险的能力
由于信息的优势地位,基本上是改革方案的起草人
基本被“边缘化”,对决策的影响很小
企业改制方式分布图
注:样本数:810
资料来源:《2019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
成绩和问题
取得的主要成绩:
80%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改制,其中很大比例将资产出售给了员工或外来投资者
大约1,200家大中型企业通过公开上市实现了股权多元化
支持公司体制的基本法律框架已经具备
金融体系进一步多元化,并正在逐步摆脱政治因素的干预
监管者的执法能力得到加强
问题:公平与效率
转轨的核心是“公平分家”和提高效率
苏东改革方案的设计
以前没有实行公开出售国企的原因:
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限制
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控制
内部人转让模式存在的争议
经理、职工、全体?
程序是否公正?
经理的选择机制是否合理?
案例讨论:TCL改制
主要过程
2019-2019:与政府签订授权经营合同
2019:管理层获得25%的股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
2019:集团上市
问题
有人认为TCL对国企改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人强烈反对。
上市和融资
1993年以前:地方性试点
1993-97:计划控制和实质性审批
1993-96:额度控制
2019:总量控制,集中掌握,限报家数
2019年证券法颁布,2019年开始实施
2019-:核准制
“通道”制
2019年3月,保荐制开始实施
成绩和问题
大批国企发行上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起到了先导和示范作用
截止2019年底,累积筹资逾8,700亿
投资者不断多元化
中介机构的发展
重融资,轻改制
违规充斥市场
虚假上市
操纵和内幕交易
投资者利益没有保障,管理层损害股东利益,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筹资金额和银行贷款增加额的比较
注:筹资金额由A股筹资额和B股配股筹资额构成。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19
企业上市的利和弊
利益:
进入资本市场,打通直接融资渠道
股份的自由转让使得股东可以及时转移投资风险
股份的价值在转让中增加
上市公司股份是兼并的有效工具
提升公司的知名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弊端:
稀释控股权,股东容易丧失控制能力
股票融资的成本高
董事、经理的决策权受到限制经营透明化,企业经营成本上升
强有力的市场监管
股东的压力使得企业经营目标短期化
企业上市的条件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主营业务清晰
业务结构完整
减少关联交易
避免同业竞争
规范的“新三会”
人事独立
董事会秘书
独立董事
行业内领先
持续经营三年
有利润
预计发行新股后,预期利润率可达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业务
治理
效果
国企改制:一个转变和五个步骤
一个转变是要转变经营机制,包括原来的产权机制、政企机制和内部的管理机制。
五个步骤
清产核资
界定产权
清理债权债务
评估资产
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