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医治疗策略.ppt

格式:ppt   大小:7,753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医治疗策略.ppt

上传人:qinqinzhang 2022/6/19 文件大小:7.5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医治疗策略.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肿瘤相关性贫
血的发生机理
肿瘤相关性贫血
中医应对的策略
肿瘤相关性贫血
中医治疗的原则
肿瘤相关贫血
西医治疗进展
内容概要
第一页,共五十一页。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减少或血红蛋白浓度减低,致使机体不瘤进展。乏氧还可以引起血管生成增加以及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可促进肿瘤存活和侵袭转移。而肿瘤进展后,进一步加重肿瘤的乏氧,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第十五页,共五十一页。
贫血可以导致肿瘤细胞乏氧,引起DNA修复酶表达增加,肿瘤耐药基因(MDR)表达增加,使肿瘤对放射线、某些化疗药物及光动力学治疗产生抗拒,影响了肿瘤的正常治疗的疗效
第十六页,共五十一页。
贫血能明显地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头晕目眩、疲乏无力、呼吸困难、精神抑郁、食欲减退、皮温降低,甚至可引起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等。由福克斯癌症中心(FCCC)进行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肺癌化疗到第三、四个周期,贫血与生存质量下降呈正相关
第十七页,共五十一页。
癌症相关性贫血目前尚没有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与及时有效的治疗。有资料显示:%的患者没有得到抗贫血治疗;%患者接受过输血治疗;%补充过铁剂;% 应用过促红细胞生成素
40%医师对癌症相关性贫血患者的疲劳、乏力主诉未给予重视与针对性处理
提请:关注癌症相关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第十八页,共五十一页。
对症治疗输血
补充原料
铁剂等
刺激造血
促红素
癌症相关性贫血的综合治疗方法
第十九页,共五十一页。
血源紧张,且输血可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增加肝炎、梅毒、艾滋病毒感染的机会,长期多次输血有引起铁负荷过重或出现继发性血色病之虑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第二十页,共五十一页。
发热与过敏反应:发热是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临床表现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发生率有20%到30%。主要是血液制品中存在着致热原和患者机体是高过敏状态。主要由抗原抗体反应,活化补体和血管活性物质释放所致
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一页。
Transfusion reactions
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新的症状和体征。高热或过高热、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喘鸣、面色潮红、腹痛腹泻以及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可以危及生命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一页。
肝炎:因输注含肝炎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发生的肝脏损害称为输血后肝炎。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输血后肝炎已成为现代输血领域的一个突发问题。输血后肝炎主要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以丙型肝炎多见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一页。
60年代前输血后肝炎发病率高达50%,自1972年开始,献血筛查严格,血源质量明显提高,输血后肝炎发生率大大降低。日本报告1664例, % ,其中,乙肝为 %,丙肝及非乙非丙 %,1996 年追加报告发现90%是丙肝,6%是庚肝。我国报告99例,13%患肝炎,其中,乙肝占64%, %,庚肝占10%,%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一页。
艾滋病:截至2009年底,中国大陆74万艾滋病毒感染者中, 万人经输血感染;江苏省某县医疗机构检测出因输血感染HIV者116例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一页。
对许多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而言,贫血是一个较差的预后因子,贫血本身是否能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目前正在研究之中。鉴于对因、输血治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九九三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物局批准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非粒细胞性恶性肿瘤贫血的治疗,这是接受化疗患者唯一治疗选择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一页。
鉴于贫血对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转归的影响。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和美国血液学会于2002年设立了促红素在肿瘤患者中的使用原则。原则建议,在用药前需评价患者贫血原因,包括病因和体格检查,尤其是用药史和外周血涂片情况。还需评价患者骨髓、失血情况、营养状况和是否溶血等
《临床肿瘤学杂志》
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一页。
2001年,NCCN 发布了针对肿瘤患者贫血的指导原则,对血红蛋白浓度的正常值也达成共识(男>140g/L,女>120g/L)。 NCCN 认为,促红素能减少化疗患者输血机会,提到了治疗贫血与症状改善的相关性,建议肿瘤患者在发生治疗相关性轻度贫血时可采用促红素治疗;对中、重度贫血,则强烈推荐使用促红素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一页。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物局对促红素类药品的黑框警告和安全性信息进行修订。新的黑框警告强调,当促红细胞生成素使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120g/L时,会促进肿瘤生长,缩短晚期乳腺癌、头颈癌、淋巴癌和非小细胞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