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实验动物的卫生防疫.ppt

格式:ppt   大小:560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动物的卫生防疫.ppt

上传人:我是药神 2022/6/19 文件大小:5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动物的卫生防疫.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动物的卫生防疫
3、易感机体在传染病发生中的作用
1)种类(品种)
2)年龄
3)营养状况
4)机体的抵抗力
5)机体防御器官状况
4、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1) 潜伏期(注意处于潜伏期的动物可能平时的预防措施(2)
4)不从疫区引进实验动物。
5)饲料、垫料的存放环境应干燥、通风,饲料
应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
6)不同种类,不同品系、不同年龄的动物应分
开饲养,防止交叉感染,严防饲养人员串岗,外来购买或领用实验动物者不能进入饲养室。
1、平时的预防措施(3)
7)有关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
病的人员不能从事实验动物工作。
8)定期检疫,发现情况及时按有关规定处
理。
9)如发现疾病,及时诊断,及时采取措施,
或隔离,或淘汰。
2、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1)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并通知邻近
单位作好预防工作。
2)迅速隔离患病动物,污染的环境和器具紧
急消毒,正在进行实验的动物应停止实验
观察或淘汰。
3)若发生危害性大的疫病如鼠痘、流行性出
血热等应采取封锁等综合性措施。划定封
锁区域,并坚决执行封锁制度。
2、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2)
4)病死或淘汰的动物应采取焚烧等综合性措
施合理处理,及时处理传染源,切断传染
病流行的环节。
5)及时上报上级管理部门和防疫部门。
3、消毒措施
1)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制度,定期对实验动物房、笼具架、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
2)随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患病动物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消毒的对象包括患病动物舍、隔离场地、被患病动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和可能被污染的一切场所、笼具等。通常在解除封锁和隔离之前进行定期的多次消毒,患病动物舍应每天和随时进行消毒。
3)终末消毒:在患病动物解除隔离、完全痊愈或死亡后,或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消毒。
消毒的种类(1)
1)物理性消毒
(1)高压蒸汽消毒:饲料、垫料、器具等消毒。
(2)高热煮沸:器械、笼具、水瓶等消毒。
(3)干烤消毒:可达180-280℃ ,消毒效果较好。
(4)火焰消毒:温度可达300 ℃,主要用于不锈钢
笼具、金属器械、墙壁的消毒。
(5)照射:紫外线、γ-射线等,用于空气、饲料、垫
料和器具的消毒。
1)物理性消毒
(6)过滤消毒:主要用于空气净化和消
毒,如 屏障环境。
(7)电离辐射消毒
(8)超声波消毒
(9)微波消毒
消毒的种类(2)
2)化学性消毒:
使用化学药物喷洒、浸泡、熏蒸等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1)醛类消毒剂:甲醛(浸泡、熏蒸)、多聚甲醛、 戊二醛等。
(2)含***消毒剂:二***异***尿酸钠(优***净)、
次***酸钠等,用于环境消毒。
(3)季铵盐类消毒剂:新洁尔灭(洗手、淋浴)
(4)酚类消毒剂:烷基化***酚>烷基化酚、间
苯二酚>卤化酚、乙酚>甲酚,常
用煤酚皂溶液(来苏儿),常用于
脚池、车辆消毒池、地面消毒。
(5)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等,常用于浸泡、喷雾、熏蒸消毒。
(6)含碘消毒剂:碘酊、碘伏(碘与表面活
性剂等的不定型结合物能
逐渐释放碘以长时间杀菌) ,
常用于消毒皮肤、伤口等。
(7)醇类消毒剂:乙醇、丙醇、丁醇、戊醇
等。常用于皮肤消毒。
(8)其它消毒剂:如高锰酸钾(熏蒸、浸泡、
喷洒)、氢氧化钠(畜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