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构建和谐社会亟需人民调解法_0.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构建和谐社会亟需人民调解法_0.doc

上传人:apanghuang29 2017/5/15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构建和谐社会亟需人民调解法_0.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构建和谐社会亟需人民调解法【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调解在民间纠纷的解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的人民调解制度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人民调解的范围、效力以及调解组织人员构成、经费来源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调解制度作用的发挥,为了更好发挥人民调解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中的作用, 亟需人民调解法。【关键词】人民调解;和谐社会;诉讼;机制完善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并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共分八个部分, 分别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建设和谐文化, 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完善社会管理,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2 激发社会活力, 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周礼》云:“以和邦国, 以统百官, 以谐万民”; 柏拉图认为:“公正即和谐”; 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提出:“和谐制度”。足见建立和谐的理想国是古今中外千百年来的梦想。从中共十六大论述要建设“更加和谐”的小康社会,到十六届四中全会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再到此次六中全会对“和谐社会”议题进行专题研究,标志着中共中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胡***总书记的总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个特点: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显而易见, 现代和谐社会首先奉行的是一种法治氛围, 而法治氛围的客观再现就是能够坚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合法、有效地处理各种纷争,使社会始终保持一种平稳和有序。然而就解决各种纠纷的手段而言, 归纳起来有两大类: 诉讼和调解,调解有着诉讼不可替代的优势。二、人民调解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理应发挥“第一防线”的作用人民调解制度是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这会主义法律制度, 是在依法设立的人们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遵循纠纷当事人自愿地原则, 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为依据, 3 通过充分说理、耐心疏导, 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协议解决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性活动。调解本质上仍属于当事人合意解决纠纷, 但由于中立第三方已经介入, 则调解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并因调解组织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公力性质。换言之, 民间调解并不完全属于私的范畴, 有些调解组织虽属民间性质,但也有一定的公力因素,如人民调解、社区调解。[1]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 人民调解组织每年调解民间纠纷 600 多万件, 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的非诉讼方式在我国的法治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法律年鉴的资料统计,在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调解、诉讼的比例为 10:1 ,最高达到 17:1。调解具有重构国家、社会、民间秩序、国家秩序关系, 削减法治危机和增进纠纷解决机制, 逐步实现纠纷解决方式的社会化。当前, 社会稳定的主要矛盾纠纷, 还是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民事纠纷和行政纠纷中涉及民事权益的部分( 约占总量的 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