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民法典的品格及其品格形成_0.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法典的品格及其品格形成_0.doc

上传人:apanghuang32 2017/5/15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法典的品格及其品格形成_0.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民法典的品格及其品格形成[ 内容摘要] 民法典的品格是民法典内在核心价值追求, 其具有深刻的法律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民法典不是简单的条文堆砌, 世界上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大民法典都有其独特的品格。中国未来民法典的品格形成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果立法者能扬长避短, 则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将会以较好服务于中国社会这一实用性而确立起其品格。[关键词] 民法典品格品格形成实用性 Abstract : The character of the civil code is that the inherent key value pursuing in civil code , it posse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ra and deep cultural intension of law. The civil code is not piled up by simple clauses. The three civil codes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ll have thEir unique character in the world. The character of the civil code in the future of China will be influenced bya great deal of factors , if legislator can maximize the favorable factors and minimize unfavorable ones , the first civil code in new China will establish its character through practicability , which means this civil code will serve Chinese society better . 2 Key word : civil code character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 practicability 一、品格及民法典的品格(一) 品格是什么品格一词并非法学上的术语,因此,讨论民法典的品格, 必须先对“品格”一词进行分析。让我们先来看看几部较具权威性的工具书是怎样解释“品格”的。《现代汉语词典》( 2002 年增补本)的解释是: 1 )品性,品行; 2 )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 P976 )。《现代汉语辞海》的解释是:1) 品性, 品行;2) 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 P507 )。《辞海》( 1999 年版缩印本)的解释是: 1 )品性风格; 2) 指文艺作品的质量和风格( P891 )。《新华词典》( 2001 年修订版) 的解释是:1) 品质, 品行;2) 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 P755 )。《汉语大词典普及本》的解释是: 1) 指物品的质量规格; 2 )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格调; 3) 品性, 性格;4) 指官品( P832 )。可以看出,“品格”( character ) 一词按对象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层意思:一是就人而言, 指人道德高下( one ‘s moral character ) 的阶段。正如韩愈所 3 言, 人分上、中、下三品,而“上品”、“下品”均甚少, 惟有“中品”最多;二是就物而言,指事物的质量和风格( quality and style )。本文正是从后一层意思上出发, 以品格为中心, 展开对民法典品格及其品格形成这一命题上的探讨。笔者先抛出这样一个新名词——民法典品格,绝非追赶时下流行的“立说”之风,实求形象生动且便于分析。“我有些新的观念,亟须赋予它们新的词汇,或者给予旧词汇以新的词义”。在民法典膨胀为民法学界精英话语的形势下, 透解民法典的品格及其品格形式不啻重审其理论基础; 在民法典分化为自我欣赏的理论模型的市俭风气之前, 澄清民法典的品格无异于正本清源。因此, 在当今民法学界及立法界浮躁的运动式立法大潮之中, 厘定民法典的品格对于民法典的制定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二) 民法典的品格人有人品, 文有文品, 民法典也有它的品格。一国民法典的品格既是该国民族素质的凝聚与疏通, 也是不同时代各种力量酝酿与斟酌之下的结果。从现象和本质的二元式结构出发, 我们以为, 民法典的品格包括本质品格( 质量) 与现象品格( 风格) 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指的是从民法典整体思维模式上表达出的核心价值追求, 以及其所具有的深刻法律 4 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 后者指的是民法典编制、体例与用语上的特点。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 历史上每一大的时代所产生的著名立法,例如罗马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