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极重要:企业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讲稿.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极重要:企业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讲稿.doc

上传人:511709291 2022/6/19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极重要:企业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讲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ord
企业(qǐyè)标准化根底(gēndǐ)知识(zhī shi)
1、标准化概念
(biāozhǔn)
什么(shén me)是标准?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组织也会有不同的定义。
标准化组织定义
国规的制定“必须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标准的制定“主要考虑协商一致程序〞。
⑸方式不同, 技术法规“必须执行〞,标准“自愿采用〞。

什么叫标准化?标准化是在科学技术、经济贸易与社会开展实践活动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以获得最优秩序和最优效益的过程。简单地说,标准化就是围绕标准所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国标GB/-2002对标准化给出的定义:“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优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的活动。〞( 这也是ISO、IEC对标准化给出确实切定义。)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标准化是一项制定和实施行为规范的活动;所制定的规范应具备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特点;其内容是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其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优秩序。这些行为规范将构成规范性文件,也就是说标准化的结果是形成条款,一组相关的条款就形成规范性文件。如果这些规范性文件符合制定标准的程序,经过公认机构发布,就成为标准。标准化活动包括规范性文件(主要是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协商)、审查发布和实施使用全过程。反过来说,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结果。

标准化历史源远流长,可分为远古(石器时代)、古代(铁器时代)、近代工业和现代信息标准化阶段。
⑴远古标准化
古人类(原始人)在长期群居生活和同大自然搏斗中,通过实践、相互交流和模仿,学会了制作原始工具(石刀、石斧);随着对积累经验和进展交流的需要,通过约定俗成,产生了语言。出于对重要的实践活动过程进展记录,对具体事物、概念进展描述的需要,于是符号、记号、十进制计数相继出现,
word
进而开展创造了文字。这些初期对事物、概念的统一,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良,表现了人类初期朴素的标准化活动。
⑵古代标准化
春秋时代(约公元前500年)的《考工记》就是(jiùshì)一部含有(hán yǒu)丰富标准化内容的科技书。战国时代(约公元前372~289年)孟子提出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bù chénɡ fānɡ yuán)〞的学术是古代(gǔdài)标准化的理论根底(gēnd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一步修订、补充了原有秦国法律,先后用政令、律令对文字、货币、度量衡、道路、兵器等进展了全国规模的统一化,“车同轨,书同文〞成为史书上的重要典故。堪称世界古代标准化方面的杰出典范。北宋时代(1041~1048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应用了标准件。(1100年)李诫编成《营造法式》,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建筑标准化的重要文献。明代(1578年)李时珍完成的《本草纲目》,(1637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刊印,均属重要的标准科学技术典籍。清代(1734年)刊行的《工程做法如此例》,其内容和体例与现今技术规范更为接近。
从中可以窥见人类古代标准化的活动与成果。
⑶近代工业标准化
近代工业标准化是西方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18世纪末,英国纺织工业革命标志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