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电力系统自动化毕业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85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力系统自动化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jiyudian11 2022/6/19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力系统自动化毕业设计.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摘 要 - 2 -
引 言 - 3 -
原始资料和问题的提出 - 3 -
国内外现状 - 3 -
国外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发展 - 3 -
国内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发展 - 4 -
本文的设计内容 - 4s concerned's knowledge.
原始资料和问题的提出
本工程为满足某区域对电力的需求,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 建一座35kV终端变电站。变电站安装两台3150VA变压器。电压分 为 35kV、10kV 两个电压等级。 35kV 侧二回,一回进线,另一回供 另一座远方35kV变电站。10kV最大负荷4500kVA最大一回负荷为
1OOOKVA,,各侧功率因数COS®及 最大负荷小时数为: 35KV 侧 Tmax=4200 小时/年 COS® =。查表损耗小时数 T=2800 小时 10KV侧Tmax=4500小时/年 COS® =。查表损耗小时数T=3150 小时 35KV侧电源近似为无限大电源系统,以100MVA为基准容量,归算 到本所

本所环境要求: 本所所在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空气无污染。该地区最热月平均 气温为28°C,年平均气温16°C,绝对最高气温40°C,土壤最热平 均月气温18°C,风速为
25m/s。微风风速小于5m/s。该所位于生荒土地,便于进出线等 诸多方面的考虑。且考虑有视野较宽阔,有足够的间隔。
国内外现状
国外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发展
变电站自动化和无人值班是当今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的热门 课题,其发展势头正方兴未艾。国外有一种观点认为,人容易受环 境、情绪、性格、疾病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本身就是一个不可靠 因素。确实有不少事故是由人为误操作引起的,从这个角度看,无 人值班确实可以提高运行可靠性。 变电站自动化是在计算机技术 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外在八十年代已有分散式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问世,以西门子(SIEMENS)公司为例,该公司第1 套全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LSA678早在1985年就在德国汉诺威 投入运行,至 1993 年初已有 300 多套系统在德国及欧洲的各种电
压等级的变电站运行。
国内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发展
我国的变电站自动化工作起步较晚,大约从九十年代开始, 初始阶段主要研制和生产集中式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例DISA—1 型, BJ-1 型, iES-60 型, XWJK-1000A 型, FD-97 等。九十年 代中期开始研制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女如DISA—2型,DISA— 3 型,BJ—F3, CSC—2000 型,DCAP3200 型,FDK 型等,与国外先 进水平相比,大约有十年的差距。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制造厂家 以及规划设计、基建和运行部门在学****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 时,正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共同努力继续开发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预计,今后其发展和推广的速度会越来越 快,与国外的差距会逐步缩小。
本文的设计内容
1.拟定主接线方案:依据原始资料,确定主变形式及规格型 号,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选择各侧接线方式,确定所用 电引接方式。
2.计算短路电流:选择计算短路点,计算各点短路电流,并 列出短电流计算结果表。
3•选择主要电器设备:35kV、10kV主母线;选择主变10kV母 线桥导体及绝缘子;选择主变两侧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若可能选择 主变低压侧10kV出口电流互感器;10kV主母线电压互感器;选择 10kV无功补偿电容器型号及规格。
4.配置主要电气设备:配置各级电压的电压互感器、避雷器, 配置各支路的电流互感器。
5.各级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的选型与布置。 6.拟定二次设备的基本选择原则,基本设备选型与布置等。 7.拟定二次保护的基本配置。
8.拟定变电所与调度中心的通信方式等。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基础知识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概念和功能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概念
无人值班站是指变电站的运行监控和操作等已经达到了三遥
及以上,不需人员在变电站现场值班的变电站。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功能
提高变电站的可控性及可靠性 , 要求更多地采用远方集中控
制,操作及反事故措掩;采用无人值班模式,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 少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性,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利用先进技术装备,改 变传统二次模式,简化二次系统,信息共享,降低变电站造价。
主接线的选择
常用的主接线方案介绍及其优缺点
本主接线设计以设计任务的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方针, 政策及有关技术规范、规程为准则;结合工程具体特点,准确掌握 基础材料综合分析。
以确定建所的标准和主要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