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化学键》教学设计
化学键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建(第3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共价键的三个主要参数:1)键长:成键的两个原子或离子的核间距离。(2)键能:拆开1mol某键所需的能量叫键能。单位:kJ/mol。(3)键角:分子中相邻的两个键之间的夹角。2.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化学键的极性是原子在分子中的空间分布确定分子的极性。3.分子间作用力?氢键:[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Na2O2B.Na2OC.NaOHD.CaCl2?2.下列物质中,不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A.Cl2B.H2OC.N2D.CH4?3.下列关于极性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B.由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C.极性分子中必定含有极性键?D.共用电子对必定偏向吸引电子实力强的原子一方?4.下列化学键肯定属于非极性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的共价键B.离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C.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D.非金属单质双原子分子中的化学键?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键》教学设计
一. 学问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 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 实力目标: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育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三.情感目标:
1.培育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相识问题。
2.培育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探讨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相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2.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推断。?
五. 学问分析:
写出下列微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一)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四周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例如:
1. 原子的电子式: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
例如:锂原子 铍原子: 硫原子:
2. 阳离子的电子式:不要求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除困难阳离子如等要用中括号外),只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电荷字样阳离子。
3. 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于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电荷字样。
电子式是用“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来表示的,一般要求要表明成对的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并留意对称。
,,,,,,
(二)离子键
1. 形成过程:
磅Normal0
原子结构示意图
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稳定结构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5. 存在物质:离子化合物。如强碱、大多数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等。
留意: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的相同离子不得合并探讨:请同学们从原子结构上分析,氢原子是怎样结合成氢分子的?
(三)共价键
1. 形成过程:
请留意比较氢原子与氦原子的结构:
【典型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