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文档名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62KB   页数:6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文档百货 2022/6/19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11、《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8 页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2、齐读最终一个自然段:
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实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找寻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3、质疑:
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得的父与子呢?和同学沟通自己的看法。
4、小组内探讨,沟通各自的初步相识。
其次课时
一、抓住重点,合作探讨
1、深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父亲和儿子的了不得。
2、品尝词句:
⑴关于父亲的了不得,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尝的重点:
①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父亲说的这一句话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情愿帮助我?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答案可以有差异,在学生回答之后,老师用抒情性的语言进行小结。










③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排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可让学生小组探讨,然后派代表发言。也可以采纳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领悟──假如把这句话改为以下的句子,你认为好吗?他不停地挖着,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⑵关于儿子的了不得,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尝的重点:
①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学生发言后,老师小结:亲情,产生信任;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无论是在安静温馨的家,还是在张牙舞爪的死神面前!)
②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一起。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发言后,老师小结:亲情使人英勇、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
3、再次齐读导入时出示的那一段文字。
4、小结:










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得的父与子呢?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二、朗读体会,加深体验
1、自由读课文,想读谁说的话就读谁说的话,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和心情。
3、全班沟通分角色朗读课文,用小组汇报的形式。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长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想对父母说些什么,或者是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故事,或者是你准备怎么做,都可以记在你的日记本上。
2、课后自由组成小组,读读课文,绽开探讨,编写剧本,演一演,制成录音带,然后全班沟通,评一评。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