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村初中生职业价值观初探的论文摘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 205 名农村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当前农村初中生的职业价值观,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结论。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依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对待职业现象、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相对稳定的一种信念或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方面,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依据职业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塞普尔( super , 1957 )和金兹伯格( ginzberg , 1951 )的观点,个体的生涯发展可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初中生处在职业成长与探索阶段,是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处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最后阶段的初中生,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或升学或就业, 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如何,有何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变革中,其职业价值观是否反映了时代变革的要求,都很值得研究。研究农村初中生的职业价值观念,对于促进农村初中生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健康成长,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浙江省诸暨市牌头镇中学三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随机选择 205 名被试作为调查对象。被试的基本情况见表 1。研究工具采用自己修编的“初中生职业价值观问卷”为工具。该问卷共 17 个题项,分成四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含 3~5 个题项。量表采用李克特( likert )五等分方式评分。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即 cronbach α系数)达到 以上,说明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实施过程问卷调查于 2004 年 10月 12 日进行,共发放问卷 205 份,并当场回收,收回有效问卷 205 份。为了保证测试的科学性、严谨性与客观性,整个测试由笔者亲自实施,采用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的方式,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用 spss for p; lohnes ( 1965 )、 elizr ( 1994 )的研究结论相似,即男生的价值观重“薪水报酬”,女生的价值观重“主管沟通”与“同事相处”。年级效应分析对农村初中生职业价值观在年级上进行 anova 分析,结果表明,在人际关系因子得分上,年级效应显著, f( 2, 202 ) = , p=.000 。检验结果显示:初二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和初三学生,显著性分别为 p=.000 , p=.036 。初一学生与初三学生相比差异不显著, p=.174 ,即初二年级学生比初一学生和初三学生更重视人际关系。 1. 在经济报酬因子得分上,年级效应显著, f(2, 202 ) = , p=.039 。检验结果显示:初一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三学生, p=.049 , p=.036 。初一学生与初二学生相比差异不显著, p=.807 ,初二学生与初三学生相比差异也不显著, p=.180 。初一学生比初二、初三学生更看重经济报酬。 2. 在声望地位因子得分上,年级效应显著, f(2, 202 ) = , p=.003 。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初二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三学生, p=.003 。初一学生与初二学生相比差异不显著, p=.242 , 初一学生与初三学生相比差异也不显著, p=.208 。即初二学生比初一、初三学生更看重声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