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第四单元劳动创造世界..doc

格式:doc   大小:10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四单元劳动创造世界..doc

上传人:88jmni97 2017/5/15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四单元劳动创造世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 2012 级政治集体教案潘若冰 2012 年3月第四单元劳动创造世界课标要求 1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劳动****惯和生活态度。(课程标准 ) 2. 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必须尊重劳动,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课程标准 ) 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分析本单元通过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了解劳动对学生人生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本单元 3 课内容。第九课《人类的需要》包含 3 个部分,“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文明”和“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分别从劳动与人类的形成、劳动与人类文明、劳动与个人的发展的关系角度阐述了劳动的意义。第十课《尊重劳动者, 珍惜劳动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可敬的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第一部分赞叹了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伟大与光荣,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光荣,鄙视劳动可耻的思想;第二部分分析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使学生懂得如何珍惜劳动成果,如何尊重劳动者。第十一课《乐于劳动, 善于劳动》分为两个部分,“快乐的劳动者”和“新型的劳动者”。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懂得劳动既是自己快乐的源泉, 也是法定的光荣义务, 学会从劳动中寻找快乐;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中的创造, 了解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懂得通过创造性劳动造福人民、发展自己,引导学生努力学****掌握劳动的本领。教材知识结构: 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 2012 级政治集体教案潘若冰 2012 年3月 2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知道并认同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文明和劳动促进人的发展等基本观点。认识劳动的价值,应该具备的劳动素质。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讨论、讲授等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对个人发展的作用;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应该树立怎么样的劳动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使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树立尊重劳动者的思想, 抵制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 抵制歧视劳动者, 尤其是抵制歧视体力劳动者的思想, 形成“不劳者不得食”的价值观。 3 .学生情况分析学****劳动****惯和生活态度作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能力、气质相比较, 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对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者的作用还没有全面的认识, 对于劳动付出与收获的关系还认识不足, 因此, 不热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比较普遍, 尤其是对一些需要较大付出的劳动和艰苦的劳动存在厌恶的心理。青少年中还广泛存在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喜欢享受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 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并通过大量事实进行剖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学会从劳动中寻找乐趣, 从收获中获得快乐, 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同时,对于现在的青少年的发展来说,学会劳动也是很重要的内容。 4 .教学建议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向学生讲述清楚劳动创造人; 通过大量事实让学生知道劳动创造文明; 认同劳动推动社会进步, 劳动促进个人的发展。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意识和劳动光荣的意识。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 2012 级政治集体教案潘若冰 2012 年3月要在教学中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尊重和信任学生, 并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个体, 是尚未成熟的个体, 因此, 在其发展过程中, 必然还有缺陷, 有待进一步改进, 甚至还必然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例如有的学生有享乐的思想, 有的学生鄙视劳动, 认识不到劳动的创造作用和劳动的价值, 甚至有一些厌恶劳动的思想。我们既要采用的适当的方法, 严格要求学生, 促进其发展, 又要尊重信任学生自己有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相信学生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在尊重信任的氛围中, 才可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变得自尊自信。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 2012 级政治集体教案潘若冰 2012 年3月第九课人类的需要第一节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体验劳动 1. 呈现各种劳动的场景的录像或者画面, 如农民在田里劳动、工人在工厂劳动、科研工作者在试验室或者在野外劳动,以及各种文艺创作等场景。 2. 教师: 这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社会,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劳动的世界。没有人们的劳动就不可能有我们的生活,更不可能有我们的今天。正是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使人类能够繁衍生息,传承到今天。关于劳动,我们同学有什么话要说? 3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说说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充满劳动的社会,通过教师引导, 进入主题。让学生思考劳动对人的生活、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教学环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