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42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2017/5/15 文件大小:4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综合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此次野外综合实****是地理科学专业课堂教学完成后的具体实践环节,许多在课堂上学****过的内容在此次实****中都会有所体现和应用。本次实****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的工作意识,了解自然地理野外工作的基本思路与途径,并初步掌握自然地理学野外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解自然地理学各个要素之间、各个地域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能够从结构、功能和演化及它们的协同等角度理解认识其整体性和差异性; (2)培养学生在野外的独立生存能力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野外实验路线黄桷古道,文峰塔, 德国大使馆、老君洞,蒋介石官邸 3、南山综合地理学考察内容与分析(1)通过对野外实验的观察、记录,并借助于 Google eart h 等工具,认识南山地区主要地形地貌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等。(2)通过对野外实验的观察、记录,描述南山主要植被、岩石、土壤类型和代表性植被、岩石、土壤的形态特征,以及本地区主要植被、岩石、土壤空间分布规律等。南山是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交织带,多黄葛树;土壤多为山地特殊的黄色与棕色混合的泥土(3)沿线景观黄葛古道黄葛古道是茶马古道南山段,有世界上最高的贸易通道的称谓。是重庆市知名度最高的一条古道, 有着 800 年历史, 曾是历代川黔商贾的必经之地, 被称为重庆的“丝绸之道”。该古道始于唐朝, 宋、元、明、清时期处于鼎盛时期, 属巴渝十二景之一。道路地面突出了山地特点,坎坷崎岖。但是宽阔的石板摆出当年的经济和文化历史,使得山间逶迤的小路显得康庄而大气直到上个世纪的 70 年代中期前, 这条古道依然是一条交通要道。上个世纪 80 年代后期, 这里已不再是人们为生计忙碌之道了。经过几年的短暂沉寂之后, 这条古道再度迎来了兴旺的人气, 树木参天的古道, 吸引了不少中老年人前来健身老君洞老君洞:原名太极宫,是川东地区第一道观。位于南岸区上新街东南约 2 公里的老君山上。沿古川黔大道,约登 240 余级至老君坡,再折向庙前石梯,上 427 步就到了山门月台。也可坐车沿南山旅游公路至垭口处下车,从新建的大门入内。此道观在三国时已有殿堂,正式建于隋末唐初,已有 1700 多年历史。经历代扩建,到清乾隆时最盛,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山古观。这里环境幽静,林木参天,浓荫夹道。整个道观依山造殿,凿壁成像,自山门起沿峭崖、陡壁呈“玄”字而层层布置,盘旋而上,直达山顶。观内有三清殿、真武殿、灵祖殿、三丰殿、斗姆殿、文武殿、七星殿、吕祖殿、慈航殿、玉皇殿、财神殿等 13 座殿堂。这些殿多仿我国庭园式样,悬山穿斗,飞檐翘角。登上老君洞山顶俯视山下,境界迷离,钟磬和鸣,香烟袅袅;极目远眺,数十里山城景色,美不胜收。主要了解的是中国古代的道教的文化特点和传承,道教与佛教的差异与融合,还有就是对古代神话的了解。了解古代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感受当今世界上地势最高的贸易通道,了解和知道茶马古道的历史经济地位和各地域人文化的交流和交融。观察了解重庆整个地貌的特点。文峰塔文峰塔为七级楼阁式塔,通高约 28 米,砖石结构,底层为条石筑成,余为砖砌,塔顶为六角攒尖葫芦宝顶。塔身呈六边形,层层上收。进门从左侧沿石阶旋至二层,以上为木楼梯至顶,每层有窗洞两个,可极目山城数十里。 1992 年重庆市人民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