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主讲老师: 梁燕华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
第一页,共九十七页。
2022/6/20
1
*
第二页,共十七页。
2022/6/20
15
Diagram of Epidermis
Am J Infect Control, 2006 (10): S98-S110
第十六页,共九十七页。
2022/6/20
16
表皮的来源:
由外胚层分化而来,属于复层鳞状上皮
表皮的细胞组成:
角质形成细胞
树枝状细胞
黑素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
Merkel细胞
第一节 表 皮(epidermis)
第一章 皮肤的结构
第十七页,共九十七页。
2022/6/20
17
Stem Cell Frequency in Epidermis
Stem cells might comprise 1–10% of basal layer cells identified by radiobiology method (label-retaining cell). (Biochim Biophys Acta. 1979;560(2):281-99; J Invest Dermatol. 1985;84(4):277-81; Cell Tissue Res. 1985;242(3):551-6).
As many as 10–12% of murine basal layer cells might be ‘‘stem cells’’ capable of generating a single maturing column of cells based on foreign gene transduction assay (LacZ). (J Invest Dermatol. 1997;109(3):377-83).
Similar to the frequency of hematopoietic SCs in marrow, 1/10,000 of basal epidermal cells, 1/26,000~1/40,000 of total epidermal cells based on competitive long-term repopulation assays; (PNAS. 2003;100(20):11412-7)
第十八页,共九十七页。
2022/6/20
18
Markers to identify interfollicular epidermal stem cell
Br J Dermatol. 2009;161(2):228-36.
第十九页,共九十七页。
2022/6/20
19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
角质形成细胞
是表皮的主要细胞,占表皮细胞的80%以上
在分化过程中产生角蛋白
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的连接:桥粒
分层:根据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阶段和特点在光镜下由内向外将表皮分为
基底层
棘层
颗粒层
透明层
角质层
第一章 皮肤的结构——表皮
第二十页,共九十七页。
2022/6/20
20
1.基底层(stratum basale)
位置: 表皮的最下层
层数: 1层
细胞形态: 一层立方形或圆柱状的细胞,其长轴与基底膜带垂直,胞浆嗜碱性,核位置偏下,呈卵圆形,核仁明显,核分裂相较常见,胞浆内含有从黑素细胞获得的黑素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上方
电镜下:基底细胞内可见7nm~8nm的张力细丝
生发层: 基底层细胞不断地增殖产生新的角质形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有一定的规律性,每天大约有10%的细胞进行核分裂活动,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
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最上层约需14天,再移至角质层表面而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
第一章 皮肤的结构——表皮
第二十一页,共九十七页。
2022/6/20
21
2.棘层(stratum spinosum)
位置: 基底层上方
层数: 4~10层
细胞形态: 多角形细胞,核大呈圆形,细胞间桥明显呈棘状,离基底层越远,棘细胞分化越好,趋向扁平
电镜下:胞浆内有许多张力细丝,聚集成束,并附着于桥粒上。棘层上部棘细胞胞浆中有一些直径100nm~300nm的长形有包膜颗粒,称角质小体或Odland小体
第一章 皮肤的结构——表皮
第二十二页,共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