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春风化雨(教育学小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春风化雨(教育学小论文).docx

上传人:iris028 2022/6/20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春风化雨(教育学小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数学科学学院114班 陈柔娜 20112201049
教育学作业
春风化雨,走进心灵
——课堂小故事引发的思考与反思
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姓名:陈柔娜
学号:20112我的家在检察院,爸爸妈妈都在检察院工作。”
“我家是开超市的,爸爸平时在超市,妈妈在家里做家务。”
“爸爸妈妈都是高中老师。”
这时候,课堂时间已经过去一大半了,课件的内容估计讲不完,老师加快了讲课的速度。
老师把剩下的问题在课件上显示出来,说:“同学们看看做这些问题,参考这些问题来写这篇作文。”
很快老师又打开课件的另一页:“下面我们简单看一下写作文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老师把作文要注意的问题简单带过。
剩下的15分钟给学生现场作文。老师到学生之间,回答学生的疑问。
下课铃响,课堂结束。
这是一节很和谐的课堂,老师和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气氛活跃,学****任务完成。在这里我浅谈一下我对这样一节课的看法。
首先,还是先说说这节课里面值得我们学****的地方吧。
这节课的引入部分是展示学生家乡的照片和歌曲《我爱我的家》。很自然的把学生的思绪带到家乡、家这话题来。而且,用学生都熟知的东西来刺激学生对作文主题的敏感性更为有效。同时,学生谈论熟知的家乡图片也初步调动起课堂活跃的气氛。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开始。
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充分交流,可以从中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同时,从和学生的交流中,老师可看到学生思维的亮点,也可以找到学生
数学科学学院114班 陈柔娜 20112201049
教育学作业
思维的误区。这个为老师最后现场指导环节提供了依据,让老师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
现场指导环节,是学生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老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学****误区。这也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好平台。
这节课上,我们可以看到,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回答都给出适当的评价。比如“哟,声音挺响亮的!”这是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的一个评价。他没有直接说“同学你回答太小声了”,而是委婉的在另一个同学回答后赞扬他回答的声音的响亮。这既是提醒了前面和后面即将回答问题的学生声音要大声。同时,也赞扬了这个学生的做法。
此外,这个老师的赞扬是针对了学生回答的好坏,做到了不夸大敷衍,不也失小节。这是值得我们学****的。
看到了好的方面,我们也应该找找这节课上的不好的地方,思考一下为什么,反思一下自己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样的试误出现。
之前说了这位老师的课堂引入的优点,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的。这位老师分为两个部分来引入:家乡图片和歌曲。两个部分都很好,但是放在一起,是不是太占时间,有点喧宾夺主了。或者,那个老师可以这样处理,两个引入分主次,次要的部分简单带过就好,不要花太多时间。在这里缩短一点时间,课堂整题的时间就会适当变长了。
所以的话,我们在设计课堂引入的时候还是要适当想想引子作用,它是在学生学****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之间期过渡作用的。它要能激起学****者的学****兴趣,又不能太闪亮,遮盖住学****内容光芒。
这节课的一个明显败笔就在于老师的时间把握不准确。导致后面的知识老师是简单带过。这个问题的出现,说明我们老师对自己课堂准备的不充分。每节课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更好的学****呢?
其实这里我分成两种情况来分析:
老师应该课前熟悉每节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