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我和《中华读书报》.doc

格式:doc   大小:8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和《中华读书报》.doc

上传人:ttteee8 2022/6/20 文件大小: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和《中华读书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和《中华读书报》
袁良骏《中华读书报》(2014年10月29日 03版)
做梦也没有想到,我和《中华读书报》会结缘如此之深,如此之久。据不完全统计(因 为有两年资料缺失),自1997年5月1日我在《中华读书报》发表《张爱玲的三大遗憾》我和《中华读书报》
袁良骏《中华读书报》(2014年10月29日 03版)
做梦也没有想到,我和《中华读书报》会结缘如此之深,如此之久。据不完全统计(因 为有两年资料缺失),自1997年5月1日我在《中华读书报》发表《张爱玲的三大遗憾》, 到今年7月23日发表《草根学者吴小如》,17年间,我在《中华读书报》共发文49篇。 以每篇平均1500字计算,共约70000余言,足可编成厚厚的一本《中华读书集》了。
当《中华读书报》于1994年创刊时,我正在香港搜集香港小说史料,预备写一本《香 港小说史》,以便向香港回归献上一份薄礼。从1993年进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岭 南学院等几个图书馆,便陷入了香港小说史料的重重包围之中。以致我八赴香港,才总算突 围而出。在此期间,根本无暇旁鹫,也就很少为报刊写小文章了。但这本《香港小说史》, 倒成了我和《中华读书报》结缘的纽带。
在我的49篇文章中,有16篇涉及香港,几占三分之一。其中,又有一半涉及张爱玲与 金庸两大作家。张爱玲以港大复学之名离开上海后,根本不去找港大复学,而是一头扎进了 美国驻港新闻处一一美国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桥头堡。除了搜集情报、制造谣言之外,美 新处还有一大“功绩”,便是成立所谓“亚洲基金会”,支持、资助***反华作家炮制*** 反华小说。找上门的张爱玲岂非最佳人选?于是有了暴露中共“土改”残酷以致酿成农民暴 动的***反华小说《秧歌》,以及暴露三反五反、点名骂陈毅的***反华小说《赤地之恋》。 因为这些小说皆由美元支持,而美元又有绿色背面,港人便戏称为“绿背小说”。我在《中 华读书报》发的几篇谈张爱玲的文章,包括《胡兰成不值得吹捧》(),都有对
“张爱玲神话”的嘲弄。因此,“张爱玲神话”的粉丝们对我大肆攻击,无形中反而抬高了
我的身价。
对金庸先生我一向十分崇敬,但对吹捧武侠小说的风气十分反感。严家炎先生提出“金 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是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之后,最早批评严先生过分之词的不是我,而 是远在上海的何满子先生。我拔刀相助,发表了《〈铸剑〉〈断魂枪〉都是武侠小说吗?一 一向严家炎先生请教》() 一文,将争论引向了深入,也让何满子大大喘了一口 气。是年春节前后,何满子主编《瞻顾文丛》(福建人民出版社),非要我提供一本不可(我 遵命提供了《准“五讲三嘘集”》),也算是惺惺相惜吧。
我的49篇文章的另一“亮点”应该是那篇《给''两个翅膀论”泼点冷水》(2002. 10. 30)。 “两个翅膀论”是我鲁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