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TOD模式案例分析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7,706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TOD模式案例分析课件.ppt

上传人:wwlgqnh 2022/6/20 文件大小:17.2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TOD模式案例分析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OD模式案例分析
TOD模式
产生及发展
TOD模式理论起源于美国。上世纪30年代初,美国的小汽车成为出行方式的主导,城市空间大规模扩展,向郊区蔓延。城市开发表现出低密度、无序蔓延趋势,形成了所谓的“小汽车城市”。这个现济效益,而且对推进整个日本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起了巨大作用
案例研究: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日本新干线
间接效益
经济效益
时间效益
新干线技术是集各种技术大成的新技术集合体,其技术涉及了电源电力、材料、信息及控制、高精度土木工程、防震等众多领域,由于新干线的开发带动了这些学科领域的发展,使得日本的交通综合技术站在世界前列,其长远效益不可估量。
新干线是一种对环境负荷小的运输工具,其能耗、COX、NOX、噪音、交通事故等因素折合成金额的效益评价每年约为731亿日元,至2019年的累计效益金额为17479亿日元。
高速的移动系统可创造大量的时间经济价值,根据《日本运输白皮书》的数据,至2019年,东京—。
环境效益
科技效益
1970年,东京—大阪新干线带来的全产业增加值为2238亿日元,%,而建设新干线的总投资额为4000亿日元,即不到2年的时间“产业发展的间接效益”已超过新干线的建设投资。
日本第一条新干线的总投资额为4000亿日元,基础建设投资直接拉动效益按1∶,当年新干线的开工也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当的动力。
投资效益
TOD
一、日本新干线
今天的新干线与19世纪90年代利用旧式火车相比,空间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时间距离”缩短到1/9,“经济距离”缩小到约1/25
案例研究: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日本新干线
间接效益
两周
时间距离
经济距离
人均半年收入
人均一个月
收入
18个小时
人均一天收入
2个小时
19世纪80年代
铁路未开通
现在
新干线开通
19世纪90年代
旧式铁路开通
大阪
东京
TOD
一、日本新干线
根据法国TGV和日本新干线案例分析,快速轨道交通促进了沿线城市开发和房地产的加速发展,尤其大幅度提高了已具备良好经济基础城市的站区周边价值,吸引了大企业和高校的落户
大阪
东京
快速轨道交通对于沿线城市的影响
快速轨道交通对于具备良好条件和经济基础城市的影响
法国TGV对于沿线城市的影线
驱动沿线城市开发
加速沿线房地产和文化教育产业发展
吸引大学、科学园等落户
日本新干线对于沿线城市的影线
促进沿线产业带的形成
提升沿线城市产业结构
促进沿线旅游、商贸业的发展
促进沿线文化教育产业的发展
快速轨道交通为具备良好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城市的催化剂,法国勒芒和日本名古屋相对其他沿线城市,由于与首都近距离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基础,快速轨道交通进一步促进了商务办公、研发、高等院校的发展,区域价值大幅度提升
对企业选址和搬迁来说城市整体经济环境、交通网络、政府公共服务等都是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
与大城市联系的紧密性提高,吸引了大量生产企业和商贸服务业公司将总部搬迁至沿线经济基础较强城市
为了昭示企业形象,站区周边区域为大企业选址落户的最佳选择区域
区域价值提升
区域经济基础
TOD
一、日本新干线
“空间距离”的压缩,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文化、学术、人才交流更加活跃起来,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住在静冈等地的人要想观看传统艺术“歌舞伎”或“文乐”,须到东京或大阪,过去要用两天的时间,现在当天就可以来回。时间成本的降低使得周边地区前来东京、大阪观赏传统艺术的人数明显增多,增进区域文化交流的同时也拉动了区域消费。
文化交流
学术、人才交流
人口迁移
缓解城市压力
新泻县浦佐町是个典型的山村小镇,只有2万多人,但吸纳了来自世界各地学生的国际大学就设在这里。由于北陆新干线在浦佐设了车站,国际大学的教员不论是到新泻还是东京,最多只需1小时,知识的交流和更新不受影响,而这里的自然环境在城市是享受不到的,所以大家都乐意到那里教学,国际大学聚集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人才。
空间的压缩让民众的居住与就业有更多的选择,例如,搭乘新干线,东京至静冈只要四十分钟,而静冈的房价却比东京便宜很多,「住在静冈,赚在东京」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
TOD
一、日本新干线
新干线的大量修建,使日本“1日交流可能人口比率”迅速提高
“1日交流可能人口比率”——从某地为起点单程3小时以内可以达到的范围内居住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
1日交流可能
人口比率
%
%
%
2019年
1985年
1975年
1985年,从各县 “1日交流可能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