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中医耳鼻喉科学.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耳鼻喉科学.doc

上传人:q1188830 2022/6/20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耳鼻喉科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部分 重点总结
耳廓痰包 :是指以耳廓局限 肤色不变, 按之柔软,穿刺可抽出淡黄 色液体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耳廓假囊肿
·诊断要点:临床症状:耳 起,逐渐增大。小者可无症 状,大者可有胀感、灼热感 或痒感,常无痛感。检查:状窝、三, 常伴有耳鸣及眩晕,
少数亦有双侧同时发生者;
缓慢发生的渐进性耳聋多为
双侧。部分可呈波动性听力
下降。检查:1外耳道及鼓
如音
叉试验、纯音测听、耳鸣音
调与响度测试、 声导抗测试、
电反应测听等 3影像学检
查。临床诊断原则:1以耳
及检查,能查出引起耳鸣、
耳聋的原发疾病者,应下相
应的疾病诊断 2 以耳鸣为主
诉,无明显听力下降,通过
检查不能确定原发疾病者,
可诊断为耳鸣 3 突然发生的
明显的听力减退,伴或不伴
耳鸣、眩晕,排除外耳、中
耳疾病后,可诊断为暴聋 4
缓慢发生并逐渐加重、病程
较长的耳聋,排除外耳、中
耳疾病后, 可诊断为久聋 (或
渐聋 ; 若同时伴有明显的耳
鸣,可诊断为耳鸣耳聋。
·症型:1. 风热侵袭:疏风
清热,宣肺通窍。银翘散。
2. 肝火上扰:清肝泻热,开
郁通窍。龙胆泻肝汤。 3. 痰
火郁结:化痰清热,散结通
窍。清气化痰丸。 4. 气滞血
瘀:活血化瘀,行气通窍。
通窍活血汤。 5. 肾精亏损:
补肾填精,滋阴潜阳。耳聋
左慈丸。 6. 气血亏虚:健脾
益气,养血通窍。归脾汤。
耳眩晕 :是指由而窍病变所
车,天旋地转为主要特征的
疾病。 (梅尼埃病、良性阵发
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神经炎、
药物中毒性眩晕、 迷路炎等
·诊断要点:病史:大多有
应用耳毒性药物史或感冒
史。临床症状:眩晕发作时
要依据:即:眩晕突然发作,
自觉天晕地转,身体有向一
边倾倒的感觉,站立不稳,
体位变动或睁眼时眩晕加
重,但神志清楚,多伴有恶
心呕吐、出冷汗、耳鸣耳聋
等症状。检查:1自发性眼
水平型或水平旋转型眼球震
颤,快相向健侧或病侧,发
作后眼震逐渐消失 2 外耳道
及鼓膜检查:多无异常 3 听
力检查:反复进行,部分患
者可显示波动性感音性听力
减退,即眩晕发作期听力减
退,间歇期听力好转,但听
力检查正常不能排除此病 4
前庭功能检查:初次发作者,
可显示病侧前庭功能亢进,
或有向病侧的优势偏向;多
次发作者,则病侧前庭功能
减退甚至消失,或有向健侧
的优势偏向。部分患者虽有
多次发作, 前庭功能可正常。
·症型:1. 风邪外袭:疏风
散邪,清利头目。桑菊饮 2.
痰浊中阻:燥湿健脾,涤痰
止眩。半夏白术天麻汤 3. 肝
阳上扰:平肝熄风,滋阴潜
阳。 天麻钩藤饮 4. 寒水上泛:
温壮肾阳,散寒利水。真武
汤 5. 髓海不足:滋阴补肾,
填精益髓。杞菊地黄丸 6. 上
气不足:补益气血,健脾安
神。归脾汤。
鼻窒 :是指以经常性鼻塞为
(慢性
鼻炎
·诊断要点:病史:有伤风
间歇性或交替性。较重者,
可呈持续性鼻塞,鼻涕不易
出,久病者可有嗅觉减退,
或可有头晕、头重、咽部不
适等表现。检查:早期鼻黏
表面光滑,触之柔软,弹性
好,对血管收缩剂敏感。久
病下鼻甲肥大,成桑葚状或
结节状,触之有硬实感,弹
性差, 对血管皱缩剂不敏感。
·症型:1肺经蕴热, 壅塞鼻
窍:清热散邪,宣肺通窍。
黄岑汤加减,岑栀桑白皮草
翘薄荷荆赤芍麦冬桔梗 2肺
脾气虚,邪滞鼻窍:补益脾
胃,散邪通窍。 肺气虚为主,
温肺止流丹,辛荆人草诃桔
鱼脑石味术芪;脾气虚,补
中益气汤 3邪毒久留,血瘀
鼻窍:行气活血,化瘀通窍。
通窍活血汤加减。
鼻槁 :是指鼻内干燥、黏膜
的慢性鼻病。 (干燥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
·诊断要点:病史:可有慢
或有害粉尘、气体长期刺激
史。临床症状:鼻内干燥感、
减退或丧失,鼻气腥臭。检
甲缩小(尤以下鼻甲为甚 ,
鼻腔宽大,可见大量灰绿色
脓痂覆盖。
·症型:1. 燥邪犯肺:清燥
润肺,宣肺散邪。清燥救肺
汤 2. 肺肾阴虚:滋养肺肾,
生津润燥。百合固金汤 3. 脾
气虚弱:健脾益气,祛湿化
浊。补中益气汤。
鼻鼽 :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
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
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
非变应性鼻炎
·诊断要点:病史:部分病
症状:发作快消失快,
鼻塞,
呈阵发性,具有突然发作和
反复发作的特点。检查:在
蓝色,亦可充血色红,鼻甲
肿大,鼻腔有较多水样分泌
物,在间歇期以上特征不明
显。
·症型:1肺气虚寒, 卫表不
固:温肺散寒,益气固表。
温肺止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