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浅论民事诉讼中的调中解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论民事诉讼中的调中解制度.doc

上传人:apaihuai49 2017/5/16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论民事诉讼中的调中解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浅论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调解这一理念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 追求和谐与调争息诉是中国传统学观的特质之一,它是我国数千年来的传统。直到今天,它仍然在我国法律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东方经验”的美称。法院调解亦称诉讼调解,是指对民事案件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主持下, 诉讼当事人双方平等协商, 达成协议, 经人民法院许可, 以终结诉讼活动的一种结案方式。法院调解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说, 法院调解是一种诉讼活动,人民法院的审判组织在审理案件过程中, 对当事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的活动;其二, 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诉讼活动, 行使审判权, 审理结案的一种方式, 具有特殊的司法救济价值①。但是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推进, 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缺陷也日益显露, 因此, 应进一步改革完善调解制度, 以建立现代化调解制度, 进而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论文联盟。一、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法院调解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和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重要方式,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从案件性质上说, 凡属于民事权利义务争议而引起的民事案件, 都可适用调解 2 方式解决;从诉讼程序上来说,在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中,都可适用法院调解。因此, 法院调解是法院运用最多的一种处理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调解在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马锡五审判方式就确立了“调解为主”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 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更是受到高度重视。 1956 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调查研究, 就地解决, 解调为主”的民事审判工作方针; 1964 年这一方针被发展为十六字方针,即“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②。至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 调解成为我国民事诉讼中法院审判工作的基本政策导向, 但在该政策的指导下, 一些法院片面追求调解率, 以至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强迫调解。为此, 我国在 1979 年起草《民事诉讼法( 试行)》时,对“调解为主”这项原则进行了修改,把“调解为主”改为“着重调解”。这一原则的核心是要求法院立足于调解处理民事案件, 但它仍然保持着调解为主、调解优先的基调, 实践中仍有大量为盲目追求调解率而产生的强迫调解。因此, 1991 年4月9 日我国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 其中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 应当及时判决”。理论界将其称为自愿合法调解 3 原则。将调解规定在总则部分, 避免了审判人员将调解误认为是开庭前的必经程序。自愿合法调解原则突出了自愿调解, 从而使调解原则更加符合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本质。自 1991 年以来,审判实践中以调解方式结案始终是我国民事诉讼中审理案件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由于我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制度以及对法治的相对忽视, 法院调解制度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 使其具有强烈的职权主义特点。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 调解制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调解制度本身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如有的法院提出“强化审判,弱化调解”的改革思路,片面强调快审快结和当庭宣判率,渐渐显露出重判轻调的倾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民事权益之争虽然日趋复杂化、多样化, 但是, 以调解的方式妥善处理各类纠纷案件, 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仍然具有判决结案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为民事案件,一般是人民内部矛盾, 这种矛盾可以通过法制宣传教育, 用民主协商的方法和思想疏导方法来解决, 存在着进行调解的基础。当事人对发生争议的民事权益具有任意性, 权利主体可以自己决定是否行使和如何行使, 可以自由处分, 因而, 民事案件存在着调解解决的可能性。从司法实践看,法院调解深受当事人欢迎, 也是由人民法院的性质和职能决定的。为人民服务, 替人民排难解忧是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 采用调解的方法、说服教 4 育的方法解决纠纷, 是保护人民利益, 增强人民内部团结的一种好的工作方法。实践证明, 坚持和强调法院调解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彻底解决纠纷。法院调解的核心是通过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当事人进行法制宣传和说服教育工作, 促使双方平等协商, 互相谅解, 自愿达成协议, 解决纠纷。这样,纠纷解决得就比较彻底,也不存在上诉问题, 调解协议也能够顺利履行。二是有利于增强人民内部团结, 维护社会安定。民事纠纷虽属人民内部矛盾, 但如果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 也会影响当事人之间的团结, 甚至使矛盾激化, 影响社会安定。人民法院通过调解, 采取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疏导的方法,提高当事人的法制观念和思想觉悟, 平等协商, 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