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湘潭大学传播学省级精品课程多媒体课件 第5章 传播模式.ppt

格式:ppt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湘潭大学传播学省级精品课程多媒体课件 第5章 传播模式.ppt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1/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湘潭大学传播学省级精品课程多媒体课件 第5章 传播模式.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章传播模式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间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但开始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传播模式”这一章向我们展示了人们是如何认识到“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过程,并详细展示了传播过程的各个要素及相互关系。
目录
第一节线性模式
一、“5W”模式
二、香农-韦弗模式
第二节双向循环与互动模式
一、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与大众传播模式
二、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三、丹斯模式
第三节社会系统模式
一、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二、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第四节网状模式
一、罗杰斯-金凯德辐合模式
二、阳光模式
第一节线性模式
一、“5W”模式
二、香农——韦弗模式
一、“5W”模式(见教材P90)
在传播学史上,。1948年,他在一篇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的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其中包含传者、受者、讯息、媒介和效果等内容。由于这五个环节来自英语,各自都包含着一个英文字母,因此,通常被称作“5W”模式或“拉斯韦尔模式”。具体表述为:
Who(谁)
Says What(说什么)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对谁)
With What Effect(取得什么效果)
D·麦奎尔为“5W”模式做的图示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
取得什么效果
传播者
控制分析
讯息
内容分析
媒介
媒介分析
受众
受众研究
效果
效果研究
5W模式的意义和局限:见教材P91
R•布雷多克的7W模式
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媒介?
对谁
在什么情况下
为了什么目的?
取得什么效果
二、香农——韦弗模式
详见教材P92
香农——韦弗的线性模式
信源
噪音源
信息
发出的
信号
收到的
信号
讯息
发射器
接收器
信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