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何让座位效益最大化的论文作为班主任,排座位原本是一件极其平常、简单而且轻松的事,但是随着班级人数的增多,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座位也就成了家长和学生关心的敏感问题,同时也困扰着班主任,使之不能正常地开展工作,尤其是怕排座位。由此可见,排好座位关系着一个班级的稳定和良好班风的形成,也关系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甚至关系着学校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座位安排恰当,学生心平气顺,班级学习气氛自然会高涨,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家长和学校的关系都会和谐发展。因此,每位班主任都应该重视座位问题,科学、合理地编排座位,让座位效益最大化。常见的编排座位方法的利和弊: 1. 按男女搭配排。优点:男同学相对顽皮一点,但多数擅长理科, 女同学相对文静一点,且多数擅长文科,男女搭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缺点:时间久了男女之间会出现早恋。 2. 按高矮个子排。优点:简单易操作。小个子在前,大个子在后, 学生的视线不受阻碍。缺点:考虑不到其它因素,麻烦不断。 3. 按考试成绩排。. 优点:靠本事竞争,能促进学生学习。缺点:学习差的聚集在后面,课堂纪律差,长期下去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甚至造成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 4. 按文理科成绩好差搭配排。优点:互助双赢。缺点:学优生感觉有人拖后腿,学困生感觉压力大。 5. 按兴趣自行组合。优点:尊重学生的人性,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心情舒畅。缺点:有些喜欢说话或有不良爱好的同学聚集在一起,影响课堂纪律,有时碰到个别孤僻不合群的没人要时很难操作。笔者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结合现行推行的小组合作教学等实际情况,是这样排列座位的。 1. 公平分组。将班级约 64 人分为 16 个小组,每小组 4 人,学生面对面坐。根据期初摸底或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先将成绩前 16 名学生作为组长,然后再按成绩把其他学生分成 3 档,每档 16 人。第一次按从 16 组到 1 组的顺序由组长在 17至 32 名中选组员,第二次按从 1组到 16 组的顺序由组长在 33至 48 名中选组员,第三次按从 16组到 1 组的顺序由组长在 49至 64 名中选组员。引导组长挑选时既要考虑男女比例、文化成绩、兴趣特长、性格脾气,又要征求组员意见,也就是说组员也可以拒绝加入,这叫双向选择。期中考试后的分组方法则可以倒过来,即:确立 16 个组长后,分档依次让组员挑组长,同样也必须实行双向选择。这样,大家会努力争做组长,同时还要做人人要加入的好组长。做不到组长的也会努力做个好组员,做个不被别人嫌弃的人。 2. 组长负责制。在组内组长负总责,本组各科作业的收发、背诵、默写、劳动卫生保洁、文娱体育活动等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做。当组长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时候,一个小组的良好风气就会在不经意间形成。 3. 组间竞赛。学生的文化成绩和班级的各项常规及活动检查评比都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当组内同学都在为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荣誉努力的时候,学生的精神面貌是可以想象的。 4. 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