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稿五篇.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稿五篇.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2/6/2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稿五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1
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稿五篇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么是碳?碳,所指的就是二氧化碳,我们都知道,它是造成全球暖化等各种全球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20xx年初的雪灾,就与此息息相关,而低碳,顾名思义,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轻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那什么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方式,是指戒除浪费资源、增加污染的不良****惯,从而戒除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减的排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给人们提出了七项建议:不用电子钟而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把在电动跑步机上跑步改为去公园慢跑、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在不用电脑时把电脑关掉和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
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让一起我们行动起来,抛掉自私自利的陋****以博大无私的善心、善行,挽救地球家园的命运,维护人类得以继续生存的未来 。
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稿篇四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走进气氛凝重的《话说低碳》科技展览馆里,我第一次看到了低碳生活与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真正了解了低碳环保,必须从我做起,这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正确选择。然而,还有很多人对地球现在的生态状况不以为然,觉得两极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丧失,平均气温上升几度……离我们都太过于遥远。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1
我想说,让我们睁开眼睛看一看吧,在我们身边,有多少行为,在无情地残害着我们的我们的家园,茂密的森林砍伐了、广袤的草原沙化了,清澈的河流污染了,就连我们呼吸的空气也雾霾了……美丽的家园在遭受重创,地球母亲在苦苦挣扎,人类正生活在垒卵之上。
不信,你看,印尼的海啸、美英等国的极端恶劣天气,北极的冰川开始融化了,就连憨态可掬的北极熊也因为天气太热而无法冬眠。
再看我们江南水乡绍兴,去年连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前些日子的严重雾霾,让全国人民除了因为鲁迅,再一次重新认识了绍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不只是一个危言耸听的故事。
值得庆幸的是,“生态、节能、减碳”为主题的低碳生活,如同春雨大地一般,渐渐地走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被我们所认同,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以步代车,出行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和自行车,不开私家车;看电视时调低视屏亮度,放低声音;用废纸的空白面再写字;家里的电灯换成节能灯;洗澡用太阳能热水器……这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不过是举手而劳的事儿。
“低碳环保,从我做起”,就是这么简单:随手关灯,关水笼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用具;夏天、冬天室内尽量少使用空调;饭店吃饭吃多少点多少,剩下的就打包;在阳台上随手种点花草;看完电视、用完电脑随手关机;电器不用时关闭电源,拔下插头;减少购买新衣服,不穿毛皮衣服;用旧的物品,进行分类,可循环使用的重复使用,不能循环的,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1
……让我们每个人从每件节能低碳环保的小事做起,让青山碧水蓝天永远在我们的身边。
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稿篇五
放眼望去,有的只是凹凸的地皮,大片大片的树林遭人砍伐,变***们生活上的木制品。人们只为一己私利,使成群的动物流离失所,奔向它方。这并不是虚假的幻想,这是血淋淋的事实。
曾几何时,世界上大批的动植物遭到灭绝,还有许许多多的动植物濒临灭绝,这都是为什么?这都是因为人类乱伐树木,破坏了生态环境,这才是根本原因。
土地资源是三大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这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垦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 土流失尤为严重,乃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个严重危机。据估计,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约为230亿吨/年。
有人认为酸雨是一场无声无息的危机,而且是有史以来冲击我们最严重的环境威胁,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这并非危言耸听。随着工业化和能源消费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
赤潮虽然自古就有,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我国自1933年首次报道以来,至19